【前言】我之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一,唤起人们关注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学习,特别对《资本论》原著的学习。当下,《资本论》中的原理,对如何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对如何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侵略和霸权主义的本性和本质,也是十分有用的;二,目前在我国,据我所知,许多院所或高校,主要是一些名为“马列主义研究院‘或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主要是对《资本论》的学习,很不重视,浮光掠影,搞花架子,或放任自流。。依我看,在这方面存在着以下三种倾向:一是冷漠化,二是碎片化,三是边缘化。很值得关注。
1951至1953年,我在人大读经济学研究生。在当研究生期间,除继续学习俄语外,主要读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其中又把重点放在《资本论》上。我算了一下,读《资本论》时间约占我总阅读时间的一半。
1845年,马克思曾写到:哲学家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如何改造世界?我体会,对于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马克思自己在《资本论》中来回答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的科研成果。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二者水乳交融于《资本论》之中。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共三卷,其中第一卷先后有好几个版本。最早是1867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离世前还留下另外两个版本:一个是1873年再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另一个是1875年出版的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后一个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对前一个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做了较大的修改。马克思的法文很好,他从1872年开始,将已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翻译成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1875年完成并出版。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对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又做了较多的修改,增添了许多对非西方国家的研究,包括中国。可见,马克思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也是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的,马克思思想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可是,当时,我们读的主要是1938年由郭大力、王亚楠历经十年从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为了完成这部《资本论》第一卷,经历了21年的艰苦奋斗历程。该书伴随着政治上的争论和个人生活的悲怆经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他从马克思大量笔记和手稿中,整理、编辑并出版的。
《资本论》首先是一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它开篇之作是构成资本主义细胞的商品和货币。正是这些看起来极为寻常不起眼的东西,由于它的存在、发展和演化,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社会庞大的有机体。正是这个有机体主宰了当时的世界。
马克思是带着浓厚的阶级情感来写《资本论》的,其中讲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现实,它以特定的内涵,感人的意境,激昂的文字,流畅的语言,锋利的文笔,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运行过程,指出这个过程本质特征就是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俩个对立的阶级,即参与生产剩余价值的工人阶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资本家阶级,资本主义的总利润的秘密就在于资本家阶级占有工人阶级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进而揭示其发生、发展和死亡的客观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资本论》最终目的为的是唤起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用“血”与“火”写成的。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或生产方式的其他部分,包括政治、文化等一些上层建筑,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精辟分析。这一分析在今天看来,比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更具有真实性。因为他在这里所描述的是在商品经济下,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钱的关系,产生了人对物或钱或资本的如同对神灵般的崇拜。我认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不单纯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的地方,商品拜物教就存在,只不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发展到了最高峰。
当下,在我国,商品和货币拜物教已经漫延到许多领域,泛滥成灾。不客气地说,在学术界,学术虚伪,学术欺骗到处可见:有少数学者,披着“院士”、“教授”、“学部委员”、“研究员”等外衣,不择手段,如用走穴、出场费、咨询费等方式,要价很高,谋取利益最大化,把学术职称变成赚钱的道具。甚至,有些所谓“学者”,因抄袭而成名。还有在院士或学部委员评选中,拉帮结派,近亲繁殖,弄虚作假现象也严重存在着。所有这些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无不是商品或货币拜物教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