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于我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轨道、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建设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政治建设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完善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维护以人为本的政治秩序。为此,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坚持和完善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各项民主制度,使人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来表达意愿、实现利益;完善人民监督机制,并使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建设,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此,要特别处理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既坚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又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既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处理好智力发展与精神培育的关系,既重视包括知识、技术等在内的智力发展,又重视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培育;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抓好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努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格局,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建设,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成功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法律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为此,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顺利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中。在思想建设上,突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在组织建设上,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同时突出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制度建设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保障制度的权威性,突出制度的有效性。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执笔:迟全华 陈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