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冯其庸 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2012年12月05日08:55   来源:文汇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对于90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来说,今年是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年初,汇聚了先生一生学术精华的1700万字、35卷册的《瓜饭楼丛稿》付梓出版,煌煌巨著,厚重博雅;5月,规模宏大的“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文与书画共美,花卉与山水竞秀;十月国庆,先生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这荣誉是表彰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而此时此刻,家乡无锡为冯先生筹备了3年之久的“冯其庸学术馆”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12月9日,这个收藏着冯先生最为珍贵的手稿、书画、文物的学术馆将与世人见面。

冯其庸学术馆的5个展厅被命名为“稻乡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代表着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书法绘画、西部文化摄影,以及古代石刻收藏。

冯其庸先生素以红学研究扬名于世,却很难用一个词语描述其身份,因为先生不仅潜心于学问,而且寄情于诗书,结缘于翰墨,放旅于天下,任持自性,不拘一格。花甲之年后,历时20年,十进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穿越罗布泊,抵达海拔4900米的红其拉甫和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实地考订玄奘取经东归路线;古稀之年后,三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冯其庸画展”,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耄耋之年,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创办“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提出“大国学”概念,将西域学纳入国学研究视野。

在即将启程回无锡为学术馆揭幕前夕,冯先生抽出了两个上午的时间,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回顾自己走过的学术之路。

求道之路,腹有书诗气自馥

冯其庸先生搬到北京通州张家湾的小院已经16年了,院中先生当年手植的一棵一人高的海棠,如今已是亭亭如盖。“瓜饭楼”,乃先生晚年住所的雅号,是为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在冯老的家中还真的看到了桌上地上摆着的大南瓜,和墙上“瓜饭楼”三个朴朴实实的大字相映成趣,那是刘海粟先生94岁时所书。

90岁的冯其庸先生,虽然步履不似从前那么矫健,但是精神依然十分矍铄,像年轻时一样,每天仍然工作到深夜。冯先生的夫人夏菉涓先生告诉我,80岁以后,即便在病中,即便在深夜一两点钟,冯先生只要想到什么学术上的问题,也会披衣下床查书、查资料。

采访冯先生这两天,北京响晴,温暖的阳光照进屋里,一并将窗外海棠和松树摇曳的枝影洒进屋里,洒在冯其庸先生精神饱满的脸上,夏先生为我们各泡了一杯清茶,伴着阳光和茶香,冯先生回忆起自己的读书与治学之路,娓娓道来。

冯其庸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北乡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的小学、中学,读读停停,靠的是一边种地,一边刻苦自学,期间,又经历了八年抗战,饱尝黍离之悲。“那时我的读书环境,就是种地、放羊、躲日本鬼子。”冯老回忆道。小学5年级失学后,在战乱的苦难中,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和画画,在种地之余,沉醉其中。没钱买书,他东借西借,不论小说戏曲,唐诗宋词,或论、孟、左、史,只要能借到他就如饥似渴地读,“天天读到深夜,早晨下田地前也要读,从地里回来,泥腿没洗净就进屋看书”,冯先生忆道。如此3年自学下来,他竟读了许多书,有的甚至能背诵,“《浮生六记》对我后来写文章影响很深,它的文笔太漂亮了,还有晚明小品,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瑯嬛文集》,史震林《西青散记》、《西青笔记》、《华阳散稿》,我的文章力求清通、潇洒,就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

冯老还回忆,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他被这位圣僧以万死不辞的勇气赴西天取经的精神所震撼、感动,这精神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

冯老的记忆力十分惊人,提起儿时读过的书时,能立即出口成诵,在谈及早年的良师益友时,更是记忆犹新。他忆起20岁那年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时,拜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诸先生特许他入画室观其作画,还说“看就是学”,自此,冯其庸在诸先生画室观摩半年,由此略知山水画之门径。他的两位国文老师,诗人顾钦伯和词人张潮象都赏识他的文才,当他们与诸健秋一起组织“湖山诗社”,便邀冯其庸作诗,于是他写下生平第一首诗:“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张先生看后,批语“清快,有诗才”。诸先生则以所画扇面赠之。在无锡工专他仅读了一年,即因贫失学,但是这一年却是他在诗词和绘画上启蒙的一年。

1946年春,他考入无锡国专,冯先生说,在无锡国专读书的3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为他奠定了走上学问道路的基础。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朱东润讲《史记》、《杜诗》,刘诗荪讲《红楼梦》,冯振心讲授文字学等,使他眼界胸襟大开。一次,学校请来钱穆先生讲座,钱先生讲到做学问要从大处着眼,“我见其大”,不要一开始就钻牛角尖。“这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后治学就力图照着去做。”冯先生道。

正是在无锡国专期间,冯先生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多年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广为人知,并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童年和青年的经历,是一个人生命之树的根基,不论日后长得多高,延伸得多远,那颗深埋的种子是生命的发端与源头,文学、诗词、书法、绘画、西域研究,这些年少时即埋在冯其庸心里的志向,就像一颗颗种子,在经年不断的勤奋耕耘后,最终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954年,在无锡第一女中任教的冯其庸,奉调到中国人民大学任国文教师,离开了家乡无锡,来到北京,开始了真正的学术之路。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