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教训与重点难点
2012年12月05日15: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回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间,我们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在发展经济和社会过程中也吸取了教训。为了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应当对此进行全面的总结。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经验

(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与时俱进

30多年的实践表明,“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实践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从邓小平在1979年回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小康”这一概念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中共十六大上,便及时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头二十年的任务。不过,在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也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局不断调整目标和要求。十七大报告便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新要求”。

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并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必须明确,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目标和任务的设定都是依据我国国情而定,绝非主观异端和凭空猜测;同时在完成阶段性战略后,调整完善目标,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品质。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促动发展的能力

回顾全面建设小康这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模式所带来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严重危及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消耗资源为代价而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在此基础上,中央进一步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标志着党对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认识的深化。

过去的10年间,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导向和搭配的变换为重要标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曾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其一,2003年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经济运行偏紧等问题,开始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于2005年结束了实施七年之久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二,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日趋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由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短期增长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10年间,发展的新动力不断蓄积。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快,每年1000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发展蕴含了巨大的潜力;资金、技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优势日趋明显,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了法治化轨道,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有法可依”,为发展提供了法律屏障;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明显改善,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取得显著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政府管理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权力逐步在阳光下运行,政府信息逐步公开化、透明化,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

关注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开始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党中央把民生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一个新的任务提出。十七大报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0年间,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从无到有、试点铺开,为9亿农民编织了“安全网”。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初步消除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参保人员流动就业的社保顾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试点,填补了最后的制度缺口,“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两种“递进式”的表述,勾勒出中国对于就业问题的深度关注。就业促进法、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等政策法规的出台,更明确了促进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责任,为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新医改、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三大动作,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近期目标,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长远目标,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令更多孩子特别是农村贫困学生安心求学。新教改启动,为中国迈向人才强国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得以实现,免费午餐试点、关注校车安全、重视学前教育等举措,更昭示着中国教育投入的范围在扩大、领域在延展。在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同时,廉租房大面积开工建设,公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分配、补贴制度也在磨合中日趋规范。收入的公平性被更多地强调,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8连涨、义务教育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各地多次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收入分配改革举措不断推出。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始终将奋斗目标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追求,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是全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既考量“发展度”,即能否保持真正地发展、健康地发展、理性地发展;又要衡量“协调度”,即能否优化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平衡,能否合理调控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同时,还需衡量发展的“持续度”,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性,等等。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已经成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它体现出的理念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的结合。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党的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不仅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方式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历史的传承,它能超越语言,风俗,地域的限制,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强调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党提出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就没有向心力。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明确思想道德规范,利于构建诚信社会,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社会的变革在深化,道德文化领域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紧抓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全方位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六)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偏废其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稳步发展: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起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