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主形式的特点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怎么使人民能当家作主,需要一定形式来保障。选举民主、协商民主都是民主的实现形式。
选举民主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通过群众无记名或记名的投票,让每个人有机会公开公平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协商民主遵循的是共识原则——人民群众中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协商,形成共识,而后所有人按共识行事。
还有一种是谈判民主,遵循的是利益分割原则,当选举票数相等或相近、协商无法形成共识时,通过谈判切割利益。
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民主问题的研究,在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中主要用的是选举民主,而在统一战线中主要用的是协商民主。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那代领导人一方面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另一方面考虑到有很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选不上人大代表,就把他们保留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选不上人民代表也可以参政议政,决策之前可以参与协商。到江泽民任总书记的时期,进一步提出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参政党”,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近十年,胡锦涛任总书记期间,又明确了党委在重大决策之前要进行协商,并且明确提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好“三个要素”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个制度要把握好三个要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改革要破解的难题。
协商民主有什么优越性
同西方竞争式的民主相比,协商民主具有许多优越性。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协商民主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
近几年我们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
一方面,人民代表的选举、领导干部的选任,都运用选举这种形式进行,从基层的海选一直到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选举民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在广泛应用。这种民主比选举民主有更多包容性,适合东方人求同存异的文化传统。西方竞争选举是老百姓都能参与的,但结果不是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实现,选出来的人物不能保证真正实现他竞选时的承诺。西方批判主义学者提出,选举民主有缺陷,要用协商民主弥补选举民主。而我们早就有协商民主这种形式。
怎样保证协商民主不变质
要保证协商民主不变质,首先,协商民主一定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不能沦为糊弄群众的手段。其次,协商民主的程序一定要公开透明,且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现在很多地方有听证会制度,听证会也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但有的听证会只找固定的几个人作民意代表,结果做出了老百姓不满意、不赞成的决定,这就是缺乏公开透明的程序保障。浙江台州的民主恳谈会很有成效,就是因为有一整套程序。从议题的提出,中间怎么讨论,到最后结论如何形成,事后如何监督等都有章可循。
专题协商会为什么具有开创意义
近十年来,人民政协工作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创立了专题协商会这一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专题协商这种形式生动地体现了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在政协进行协商的精神,较好发挥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魅力,已经成为人民政协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
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在贾庆林主席的亲自指导和带领下,倡导并实施“专题协商”,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是人民政协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一个成功探索,一个重要实践。
专题协商会选择哪些重大问题
十届全国政协以来,已先后召开11次专题协商会。围绕“统筹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今年协商会的主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央分管社会管理的最高领导都参加了,除了16位政协委员发言,还安排了发改委、民政部等4个政府部门进行互动。
专题协商以会议为主要形式,其特点是:抓战略性问题;党政高层领导出席;形成对话和互动的机制;提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建议。这11次专题协商会选题得当,时机适宜,筹备充分,组织周密,集探讨、交流、协商、议政于一体,既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体现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平等议事的协商要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创建界别协商为什么能破解长期困扰的难题
创建界别协商机制,是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一大探索。界别协商,正是人民政协的智力优势、组织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汇点,能够形成新的叠加优势,这是对政治协商实现形式的又一次丰富和拓展。通过界别协商,汇集各界别的智力资源,对一些领域当中最基本、宏观和长远的问题进行协商,有利于形成一些重大的决策参考意见,特别是行业性、领域性的决策参考意见,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发挥界别优势和开展界别活动的难题,也有利于专委会建设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政协机关建设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定是一种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