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使这两个方面能够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在为人民民主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在很高的制度层次上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等等。报告还具体提出,“要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加入“法治保障”
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加入了“法治保障”。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保障”,积极意义十分明显。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力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管理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以人为本的公平的社会管理,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在于制定规则,而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最有效的规则就是法治。法治是通过弘扬一系列正义价值来规范社会关系,建立符合法治价值要求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是其必然的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各方有识之士认为核心价值体系较为宏大复杂,不易熟记传播,纷纷建议对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此次,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核心价值观,并采取开放式的表述方式。这样的表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现在的这种表述,既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应该说,这种表述能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如何实现?正如报告中指出的,要“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等等。
建设海洋强国
报告在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
提出“海洋强国”,是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国家海洋权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为了搞海洋霸权、搞军事霸权。正因如此,我们要建设海洋强国,将会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来推动,并不是要通过扩大海军力量,来建设海洋强国。这不是一个层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