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珠: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文化产业化”--理论--人民网
人民网

刘玉珠: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文化产业化”

记者 万鹏

2012年11月12日11:2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刘玉珠:企业应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刘玉珠: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文化产业化”

刘玉珠:提升中国文化消费水平任重道远

刘玉珠: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又好又快”

公方彬:十八大报告的两大鲜明特点是连续性和一贯性

解读十八大报告一系列新表述、新论断、新要求

图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长刘玉珠做客人民网

>>>点击进入直播页面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万鹏)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大会报告。今日上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长刘玉珠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建设新提法、新观点、新思路”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刘玉珠认为,将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简单的认为就是把文化产业化,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党和政府发展文化产业不是权宜之计,是根据我国原来是“四位一体”,现在叫“五位一体”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产业。

他强调道,我们从来没有提过文化产业化的问题,因为文化产业内容是核心要求,我们向社会、向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冲突,和我们的法律法规不相矛盾,这样才能投放到市场上来。这是因为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对人们的素质、品德和价值观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把好文化产业内容观是第一。

刘玉珠说,中央提出在文化产业上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道路。文化体制改革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从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它在增强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产品和活动,包括成为市场主体以后它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分享到:
(责编:万鹏、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