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李忠杰:未来中国方向、道路、战略的郑重昭告--理论--人民网
人民网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推出新著《走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本网陆续选摘——

【第三篇】李忠杰:未来中国方向、道路、战略的郑重昭告

2012年11月08日08:1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第三篇】李忠杰:未来中国方向、道路、战略的郑重昭告【4】

(五)深刻理解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展开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经常有人提出改革开放会不会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出现一些复杂现象,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滋长了怀疑情绪,甚至否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社会上和干部队伍中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改革疲劳症”,有的人说是“摸着石头不过河”。改革开放还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面对这种担心,十七大坚定有力地表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008年,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不”,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非常坚定、态度非常鲜明。

胡锦涛总书记还进一步分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在这次的“7.23”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思想极具针对性、指导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消极、负面甚至腐败的现象。对此,要科学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在新的十字路口,全党全国必须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决心,坚持改革方向,防止任何“精神懈怠”的现象。要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用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有同志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改革开放的态度和要求做了一个不一定准确但比较形象的概括:邓小平时期是“不争论”;江泽民时期是“不动摇”;胡锦涛时期是“不折腾”。进而,大家对未来的希望是:“不停滞”。我们感觉,现在很多同志最大的担心是怕改革开放出现“停滞”。希望这种“停滞”的现象不要出现。

(六)深刻理解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政策举措。

展开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投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每次党代会,都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在这样又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我们当然更要全面分析和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分别论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建设的基本政策、重要举措和基本要求。五个方面构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先后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作出了规划和部署。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1987年,十三大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认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战略布局。所以,1989年11月,他强调:“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

1991年,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纪念大会上,系统地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七大与过去党代会的报告相比,专门增加了一个社会建设部分。十七大还第一次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使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

四位一体的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促进了各方面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个总体布局的展开和形势的发展,有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新的研究。

作为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建设。但说到文明,则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目前的四个文明与四个建设还不对应。那么,社会建设有没有一个社会文明相对应?而生态文明有没有一个生态建设相对应?

十七大之后,我们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考虑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生态建设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有密切的关系,但还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经济建设就能包括生态建设了。所以,这次,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论断。同时,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充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据此,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

如果把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并把几个建设与几个文明全部对应起来,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似乎就不是四位一体而应该是五位一体了。

(七)深刻理解党的建设的部署和要求。

展开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向未来,能不能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不能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能不能成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关键依然在党。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对以往成绩的肯定。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四个考验长期、复杂、严峻,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所以,总书记的讲话分析:“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面向未来,能不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至少有较大程度的改观,关系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一定要在切实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未来的党建如何布局?总书记讲话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五大建设,一如既往。最后的七句话,点出了具体七个方面的工作和要求。

我们希望,未来的党的建设能够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分享到:
(责编:赵晶、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