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流通
大量宋朝的銅錢流入其它國家和地區,都做什麼用了呢?
除了作為對外貿易的支付工具,這些國家和地區紛紛把宋朝銅錢作為貨幣在本國、本地區使用,有的作為主幣、有的作為輔幣,成為本國貨幣體系的一部分。
南宋詩人范成大出使金國,親自考察了金國貨幣情況,回來報告“虜本無錢,惟煬王亮嘗一鑄正隆錢,絕不多,余悉用中國舊錢”,也就是說金國基本沒有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仍用宋朝的銅錢為貨幣,如果考慮到北宋南渡后北方大部分地區已歸金國佔領,延續原有的貨幣也在情理之中的話,那麼西夏、遼等政權也都使用宋朝的銅錢,說明宋朝銅錢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中實際上是唯一可以全部通用的貨幣。
在宋朝銅錢流入朝鮮前,朝鮮也鑄造過本國的錢幣“高麗錢”,但由於鑄造工藝、規制、信譽等方面的原因,“高麗錢”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宋朝銅錢大量流入后與“高麗錢”通用,都起到主幣的作用。日本鑄造本國錢幣的時間較早一些,但由於工藝粗糙、標准混亂,本國錢幣的信譽也不高,宋朝銅錢的使用在日本反而超過了該國貨幣,是流通中的主要幣種,這一現象引起了日本統治者的不安,日本建久四年(1194)天皇詔令禁用宋朝銅錢,但宋朝銅錢在日本已“根基牢固”,此禁令事實上“無實際效力”。宋朝銅錢在越南也廣泛使用,范成大曾在廣西靜江任職,他在《桂海虞衡志》中記述交趾“不能鼓鑄泉貨,純用中國小銅錢”,這倒不是很准確,因為越南也曾效法中國鑄造過本國錢幣,只是流通性不夠,宋朝銅錢當時在越南更為流行而已。除了這些把宋朝銅錢作為主幣使用的國家和地區,還有一些東南亞、中東國家把宋朝銅錢作為主幣使用,或者作為對本國貨幣的輔助貨幣進地流通。
除了作為主幣或輔幣,宋朝銅錢還有著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儲備財富。據有關資料,截止 1998年日本共發現中國古錢幣窖藏275處,遍及全國的39個縣,總量達353萬枚,其中宋錢佔相當比重,這些用陶瓮、木箱等盛裝埋藏的“備蓄錢”,類似於民間掌握的“外匯儲備”。類似的情況在越南等東南亞等國也有考古發現,如1899年在河內發現過2個陶罐,裡面藏有中國古錢幣23000枚,其中絕大多數為宋錢。
經驗教訓
宋朝銅錢廣受歡迎,一方面得益於中國貨幣文化歷史悠久,到宋朝時銅錢的鑄造就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鑄造和管理的經驗豐富,形制、工藝更為考究,不僅規格統一,而且用料也有嚴格的規范,雖然歷代王朝都無法徹底解決的私鑄問題在宋朝也有存在,但總體而言宋朝銅錢的鑄造質量受到了廣泛認可。
據《宋史》食貨志介紹,1000枚銅錢約重5斤,鑄造它需“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兩,錫八兩”,按宋制,1斤為16兩,1兩約合今40克,即1貫銅錢為3200克左右,真正的“貨真價實”。《宋史》還有個記載,紹熙年間“大食蕃客羅辛販乳香直三十萬緡”,即回收了貨款30萬貫,如果全部以銅錢結算,僅錢的重量就是960噸,用小船去運都載不了。
當然,更主要的是宋朝經濟發達,銅錢始終保持了旺盛的購買力,這是宋朝銅錢得以“國際化”的基礎。在《宋會要》裡有宋真宗時“物價甚賤”的記載,宋太宗時河東米隻賣十多文一斗,嶺南一帶更便宜,米隻賣四五錢一斗。《宋史》記載,宋仁宗時京西一斗谷也隻賣十文錢,朝廷不得不下詔:“恐太賤傷農,令下三司及早市糴。”隨著時局的變化,物價也會出現一定波動,但放到整個300多年的歷史中去考察,宋朝的物價水平是較低且相對穩定的,這是銅錢始終“堅挺”的關鍵。宋朝銅錢“國際化”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宋朝經濟建設和貨幣管理方面的某些成功之處。
一國發行的貨幣在被別的國家作為主幣、輔幣甚至“外匯儲備”去使用,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是本國貨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體現,不僅可以為本國對外貿易提供便利,還可以增加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享受類似“國際鑄幣稅”所帶來的實際利益,但對宋朝來說這些好處都感受不到,反而經常被銅錢大量外流所帶來的“錢荒”所困擾,造成本國貨幣流通的短缺,以至於朝廷不得不再三下令禁止銅錢外流。
究其原因,還是對貨幣屬性認識不到位造成的。對貨幣來說,其商品價值與作為貨幣的價值是不同的,挖掘貨幣的交換價值才是發揮其效力的方向,從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信用貨幣取代非信用貨幣不是一種倒退,而是進步,按照宋朝的綜合國力和銅錢“國際化”取得的成功,宋朝初步具備了“升級”貨幣體系的基礎,即以信用貨幣逐步取代非信用貨幣,但這個機會未能及時抓住,銅錢“國際化”帶來的益處無法享受,反而受其弊端的困擾。
宋朝也推出了交子這樣的紙幣,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是沒有站在更高的視野看待這件事,紙幣發行不能按照嚴格的規范進行,未能控制規模、保証充足儲備,結果變成了朝廷的“提款機”,自然很快失去了信譽。如果宋代的交子也能始終能保持旺盛的購買力,像銅錢一樣流向各個國家和地區,那麼貨幣“國際化”的種種好處自然就可以享受到了。
宋朝浪費了一次寶貴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國際化”不僅要有客觀的條件和基礎,還要有正確的態度、認真的精神和持續為之努力的過程才能實現最終目標,認識不到位、措施有缺失,即使方向是正確的、外部條件也不錯,目標也難以真正實現。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