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正本清源論工匠精神

王曉明 林雪萍

2016年06月21日11:0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正本清源論工匠精神

當下國人特別熱衷於談論“工匠精神”,整個社會都在呼喚這種精神。這反映出人們對那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為拯救中國工業的一種情結。然而,工匠精神並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幾聲他就出來了。

實際上,與大家的認知恰好相反,工匠精神從來不是個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個相互獨立和關聯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藝活動和工匠精神。

工匠成長史三階段

工匠的定義

工匠有三個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專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亞當和夏娃因為好奇心失去了上帝為其安放的天堂,但這其實也正是人類對知識的熱望的一種隱喻。忍不住要試一試,這是人類持久的基本人性沖動。

其次是專注。毫無疑問,工匠需要一種技藝上的反復操練和提升。“1萬小時”理論,正是對專注的最好注腳。

最后是初心。專注讓工匠能夠快速成長,但保持初心才是恆久之道。

工匠之道

工匠不僅僅是指手工勞動者,也包含程序員等腦力勞動者。甚至做好父母,也是一種匠心的體現。為了能夠解答孩子的哭啼與喜悅之謎,父母也是頗費心思,充滿了對解開謎底的渴望。

然而我們對這樣寬泛的答案,並不能完全滿意。我們仍然需要區分工匠、藝術家的本質不同。

這就要從匠人的集體成長史來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為三個張力階段。

第一個階段:匠人與社會觀念的張力,在文藝復興得以完滿的解決。

早期人們的基本觀點是,雙手與大腦的分離。也就是說,用大腦思考遠勝於雙手。

在歐洲發展史上,文藝復興(1450~1550)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藝術家與工匠得以分離。藝術家以個體為標簽,從匠人群體中脫穎而出,再也不曾回歸﹔而工匠以集體(或者產地)為標簽,這表明,工匠不帶個人色彩,強調集體實踐和可持續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工匠的行業協會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第二個階段:匠人與機器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張力,甚至是斗爭。

這一點在工業革命前期尤甚。工匠驚恐地發現,前所未見的機器正在取代他們的工作。從紡織機械到煉鋼設備,工匠在一個個陣地上被減員甚至替代。這個時候,工匠與他的工具發生了激烈的對抗。然而即使如此,這個階段,匠人還是將大量的知識輸送到機器上。機器設備得到了快速的成長。人類在獲得肌肉解放的同時,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與知識。

第三個階段:匠人與消費者的張力,形成了以品牌為代表的全新獎賞。

工匠與消費者通過市場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連接。大規模的回報成為可能,商標與質量都是最高的獎賞。這個時候,工匠經歷了歷史上最幸福的時期。

然而這一點,在中國沒有發生。在中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其實也包含了對工匠的管理。中國沒有商業基因,或者皇權元素從來不會允許一個獨立的士紳階層出現。不服務於皇室的所有社會活動,都不會有發展。

匠藝活動:工匠是怎麼煉成的

必須要問,是什麼構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動與價值體現?

顯然,工匠是通過匠藝活動,實現了個體的成長。這就涉及匠藝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工匠個體、作坊(企業)和工具(機器)。

匠藝活動三大組成要素

匠人的個人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在初期階段,工匠只是一個學徒,機械地模仿,並不能產生技藝之外的思考﹔在中期階段,往往是經歷過一萬小時磨礪的熟練者,在這個時候,很容易產生匠藝倫理問題,包括對技術本身發展的思考﹔而在高級階段,工匠稱為師傅,對內要管理團隊,對外則需要處理好外圍社會的社交關系。

作坊,或者工廠,也就是工匠的生產空間,是處理權威性和知識傳遞的地方。一般而言,這會直接影響工匠形成的效率。集體小社區的知識傳遞,決定了工匠的成長速度和對外的輸出。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這個問題和創新有關。創新性往往需要自主性,而師傅的權威往往不容易、也不能挑戰,因此作坊的微妙關系,有時候反而會壓抑創新的發展。因此,工匠並不是創新的代名詞,如果查看它的歷史,我們甚至可以武斷地說,匠藝活動中可能存在著對創新的約束。

工具的使用與進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個愛恨交織的過程。隨著工具的進化,機器在不斷地獲得全新的能量。機器時代是顯性知識不斷發展的時代。制造蒸汽機的秘方在1823年就見諸文字了,大量插圖、圖紙成為各種顯性知識的載體。這個過程,機器在不斷地蠶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認知計算能力的提高,新型機器人更像是一絲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設計的軟件程序和在線檢測手段,使得產品質量率以百萬量作為分母。工具(機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這讓人未免覺得尷尬。

然而,匠藝活動中有一條主線,這就是知識管理,在作坊時代是如此,在工廠時代更是如此,在機器人時代同樣如此。這曾經是工匠得以成長的秘訣: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獨的個體(藝術家),因此持續的集體性知識結構,是一個重要的平衡內核,作坊就是一種平衡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地方。

DIK2理論,即傳統的數據——信息——知識,這裡說的是顯性知識的歸納,這就是掌握一門技能﹔而隱性知識則是基於批評和糾正,是一種自反饋機制。

工匠精神的塑造

中國並不缺工匠,墨子以其攻城守城之道堪稱最早的工匠大師,魯班是中國最有名的工匠,蔡倫、郭守敬都可以稱之為偉大的工匠。然而我們往往需要問及的是,有如此多的工匠,他們真的為中國留下了“工匠精神”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趙晶)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