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趙亞琪
相關改革及展望
自2009年我國開始進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金融業對外開放等相關改革措施堅持市場化方向,受到市場主體廣泛歡迎,人民幣國際化成為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未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化,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將得到進一步推廣。
(一)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近年來,人民銀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持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具體內容包括:完善中間價報價機制、完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形成機制,逐步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浮動區間。2014年3月15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2015年8月11日,強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參考上日收盤匯率,以反映市場供求變化,2016年5月6日,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做出解釋,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需考慮“收盤匯率”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個組成部分。
未來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二)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我國於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之后,即開始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據有關機構評估,目前實現可兌換的資本項目有10個,部分可兌換的項目有27個,不可兌換的項目僅有3個。我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實際已經較高,距實現可兌換目標並不遙遠。2014年,我們順利推出了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以便利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2015年,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生效,使得我國資本項目不可兌換的項目減少兩項,資本項目可兌換水平進一步提升。開展並拓展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為集團企業提供了較為自由的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通過試點逐步建立起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
未來將提高股票、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境外機構境內發行、投資和交易人民幣債券的限制。在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原則框架下,穩妥擴大境內企業境外借用人民幣試點范圍。簡化管理程序,逐步豐富境外機構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主體類型,穩步擴大投資規模。
(三)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較為先進的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未來要進一步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建設,不斷完善跨境支付安排,鼓勵更多的機構成為CIPS的市場參與者,繼續完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建設。
(四)進一步開展雙邊貨幣合作
通過加強與相關中央銀行的溝通和協調,進一步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規模和范圍,在保障互換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繼續推動互換資金用於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等用途。
(五)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
推動政府部門全面實現涉外經濟統計、核算、管理中採用人民幣作為主要計價貨幣,鼓勵境內市場主體在國際貿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單位,降低貨幣錯配和匯率風險,節省匯兌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擴大經常項目下人民幣跨境收支在本外幣跨境收支中的比重。(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