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世英:審美啟蒙

2016年06月15日14:2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華傳統文化的優點之一,是強烈的群體意識,但這裡也隱含著它的一個缺點,那就是獨立的自我被湮沒於群體(家庭、家族、君主專制的國家等)之中。幾千年來,個性難以伸張,啟蒙惟艱。如何推動啟蒙?值得我們深思

啟蒙的核心意義,在於個性解放,具體一點說,即自我的獨立自由,解除一切外在性的束縛。我把人生境界按高低層次分為“欲求”“求知”“道德”“審美”四種,其所以把“審美”列入最高層次,就在於其他三個層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外在性意味著外來的約束,唯有審美,完全出自內在,故獨立自由。“欲求”的境界出自類似獸欲的低級需求,需要外物的供給方能滿足,其外在性不言而喻。“求知”境界是對外物的探求。“科學”(求知)視自然物為認識的對象,“對象”就有外在的意義,其所追求的普遍性原理對人生具有強迫性,人必須服從科學的普遍性原理才能生存。其流弊是“科學至上主義”,導致人文精神喪失,貶損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當今科技繁榮發達,其所導致的網絡信息時代、“微文化”時代、“市場經濟時代”,誠如我在《科學推動民主》和《怎樣改變依賴型自我觀》兩文中所言,給大眾帶來了一片獨立自由的新天地,對推動啟蒙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當今的網絡信息文化和“微文化”以及市場經濟的現實中,也有其庸俗的一面:效用第一,拜金主義,物欲橫流,不僅有損個人人格,而且更危險的是,人們都像鴕鳥一樣埋首於物欲的沙堆之中,則造成“萬馬齊喑”“庶民不議”,尚何啟蒙之可言!

再說“道德境界”。我在許多論著中一再談到,“道德”的含義必然包含“應該”,即使道德是自願的應該,也有一定的外在性。且就當今的現實來看,我們在各種媒體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公告,訓誡“子民”:“你們要如何如何”,“你們應該如何如何”。口頭上的“應該”和“要”滿天飛,腐敗和虛偽之聞卻不絕於耳。原因何在?道德的訓誡是外來的,難以打動人們自我的內心。道德之外在性來自“群體”,所謂“大公無私”乃道德“應該”之本根。為了“大公”(群體),你“應該”如何如何,語言何等堂皇!無可非議。但問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中,此等堂皇語言往往變成了掩飾假公濟私之偽裝,假“大公”之名,行群體壓制自我(“無私”)之實。我以為未來之啟蒙,必須剝去此種偽裝。我主張“大公有我”。

我所崇尚和提倡的審美,遠不止於感官之美、聲色之美,而是以萬有不同而相通的“一體”之領悟和玩味為美。此種美既尊重和愛護一己之自我,又以他者為我之骨肉,故又尊重和愛護他者之自我。在此種“一體”的領悟中,我對他者之尊重和愛護,非遠出於道德的“應該”之外在感和強制感,而是出於自然而然的內在感情,故此種美具有完全獨立自由的內涵。隻有視他人為外人,才有對他人應該如何如何之義。試想,一個人對自己手足之痛的自憐之中,能有絲毫“應該”之義嗎?我若能視他者為己之手足骨肉,則他者之痛猶己之痛,我對他者之痛的同情感中,顯然亦同樣不摻雜“應該”之義。“審美境界”與“道德境界”之別,就在這“自然而然”的“內在性”與“應該”的“外在性”之間。前者的人生價值和意義高於后者,由此而判然分明。我們現在的許多媒體,在報道某人見義勇為的事跡時,經常把此種人稱為“最美的人”,如“最美的鄉村醫生”“最美的教師”等等。其所以不以“好人”“有道德的人”相稱呼,而稱贊為“最美的人”,顯然與外貌漂亮毫不相干,而是指他們視他人猶己之骨肉,其行為不夾雜任何一點個人利害的計較,甚至連道德上的應該與不應該都無暇考慮。媒體如此用語,是否意識到用道德意義上的詞條尚不足以表達此種人的心靈之高尚,我不敢妄測,但無論如何,此種表達,實際上深得“審美境界”高於“道德境界”的含義。

歐洲傳統文化重科學,科學成了歐洲啟蒙的推動力。中國傳統文化,如梁啟超所說,對自然“素不措意”,科學不發達,這是中國啟蒙遲遲難以啟動的原因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能找到什麼樣的因素來推動啟蒙呢?我以為,可以從“中國是詩的國度”這一文化特點中追尋到一點推動中國啟蒙的動力。具體一點說,這就是指中國人的審美境界。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學而優則仕”,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唯一出路。儒家思想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嚴格的貴賤等級意識,個人的自我被湮沒於此種等級森嚴的君主專制的群體之中,個性被束縛,意志不自由,是中國幾千年來套在為官的士人脖子上的繩索。要為官,首先就要自行套上這條繩索。但人性總有伸張個性、要求自由的一面。出路何在?吟詩誦詞,乃中國為官之士人皆有的習性。原因在於中國古典詩詞的審美內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中國美學“意象說”所推崇的意象美,就是在言外之意、詞外之情、象外之意中做無窮的玩味與領悟,而此種玩味與領悟正是一片遨游於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唐代詩人張九齡,官至中書侍郎,其五言古詩《感遇》之一雲:“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通過草木之表面形象,可以領悟到作者本人獨立不依之“本心”,頗有屈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伸張自我的品德。《感遇》的另一首詩雲:“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托物言志,從中可以領悟到作者獨立不遷的自由意識。蘇軾《臨江仙》:“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轂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其悔恨宦海營營之束縛,向往獨立自由境界之意,躍然紙上。又《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東坡為做不苟流俗之幽人,唯如鴻雁飄渺於田野葦叢間,寂寞終身。非胸有萬卷書,無半點依傍權勢之陋習者,孰能至此?陶淵明《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公自悔以往心在求祿,反為形體所役(束縛),而不能自主,故賦“歸去來辭”,歸隱田園,以享“心遠”自由之樂。我曾贊陶公獨立不依之高遠境界曰:“瀟洒澹逸,心無一累,非深於老庄之道者不能也。”即使是朱熹這樣被稱為“官方哲學家”之人,也不是一般所認為的那樣,隻講儒家之“天理”而抹殺人欲。他甚至提出過“人欲中自有天理”的命題,把天理與人欲結合起來。他不僅是道學先生,而且是大詩人,有很高的審美境界。他愛游山玩水,著有很多山水詩,甚至有“不作塵中思”的隱士風格。“予生千載后,尚友千載前。每尋高士傳,獨嘆淵明賢。”儼然一位深得老庄之道的淵明傳人,哪有一點官方哲學家的氣味?是后世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才片面地宣傳他,把他抹黑成“官方哲學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