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希光:習近平的互聯網治理思維【2】

2016年06月15日14:0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網絡安全與網絡謠言問題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網絡謠言呈現激增之勢。借助於互聯網平台,網絡謠言具備了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途徑多、危害大等特點,容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穩定、國家形象造成嚴重影響。網絡謠言輕則侵犯公民或社會組織的個體權利,重則造成社會恐慌,危害國家安全。習近平曾指出,網絡謠言對公眾危害巨大,宣傳工作中要注意甄別信息,及時辟除謠言。

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網絡傳播謠言等犯罪專項行動,凸顯了黨和國家淨化網絡生態環境的決心和信心,也讓更多的人認清了網絡謠言的巨大危害,但我們應當看到,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將會成為一項長期任務。在互聯網時代,文化侵略和輿論心理戰更是“靜悄悄戰爭”的高級模式﹔“非接觸”攻心侵蝕的企圖,依然是同化分化民眾,摧殘其精神意志,奪取下一代,瓦解民族根基。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提出的“持久戰”今天仍在持續,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征依然沒有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網絡信息安全治理與非法信息管理

在現代生活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人們提供了非常廣泛的信息收集與傳播的途徑,為人與人的交往提供了一個非常便捷的虛擬空間,從而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現實生活方式。然而,互聯網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為網絡犯罪、網絡暴力提供了平台,尤其近年來惡意人肉搜索時有發生,個人隱私的安全問題受到極大威脅。在網絡正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個人數據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已經成為關涉網絡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致辭時強調,“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公共信息與私人信息同在,人們在共享他人信息的同時,經常要以犧牲個人信息為代價。自我國1994年引入互聯網技術以來,逐步確立了對互聯網的系統性管理,其中包括通過技術手段過濾非法信息內容。隨著互聯網應用程序的不斷普及,個人隱私的安全保護以及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監管問題將比以往更加突出。我國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雖然涉及到網絡空間個人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問題,但缺少操作細則。雲計算、大數據應用的進一步深入,使個人隱私的安全問題繼續面臨極大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確保互聯網能夠依法可管可控,“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毛偉對此文亦有貢獻)(摘自《人民論壇》2016年2月上)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