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先 鄧雪瑩 皮思明
4.境外各類風險將長期存在
“一帶一路”國家多數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程度比中國還要低,多數國家主權信用狀況不佳,大部分國家主權信用處於CCC-B級,且近年來部分國家存在主權級別下調的風險(採用“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CCC-B級屬於投機級)。與此相聯系,境外各類風險將長期存在。
政治風險。“一帶一路”涉及全球多個高風險地帶,地區局勢緊張、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勢力及跨境犯罪等問題在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較為集中。同時,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內還面臨領導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民族沖突等多重矛盾。
經濟風險。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零部件本地化生產政策、本地工廠生產產品享受銀行特別貸款優惠利率成為阻止外來者的常用手段。
社會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和多宗教信仰,對中國企業的海外項目建設和運營構成挑戰。“一帶一路”沿線有些國家媒體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有意制造敵對意識,極大地增加了中國對外產能合作的交易成本。
環境風險。盡管中國“走出去”過剩產能都是優質產能,並非淘汰的落后產能,短期內我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水泥、建材、化工等產業,轉移到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受到歡迎,但是長期內潛藏著巨大的環境保護風險。我國重化工業跨國產能合作應警惕因僥幸心理引發環保糾紛問題。
對策建議
1.建立完善促進產能合作體制機制與支持服務體系
在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產能合作需要政府放棄過去的管理體制,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創新,盡快把對外投資體制從審批制轉變為備案制為主、審批為輔且落到實處,並在此基礎上構建對外投資和國際合作的促進體制。中國政府要主動出面,盡快與有關國家達成投資保護雙邊和多邊協定。推動與有關國家已簽署的共同行動計劃、自貿協定、重點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等雙邊共識的盡快落實。
要制定相應的促進與支持政策措施。包括:對公司開展海外投資與合作項目可以給予所得稅優惠和關稅優惠鼓勵﹔制定相應的金融、保險促進與支持政策措施﹔制定相應的外貿與外援促進與支持政策措施﹔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搭建以政府為主體的跨國產能合作的情報平台與情報網絡體系﹔研究建立跨國產能合作重大項目庫,向相關企業提供境外項目信息。
從國際經驗來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以及証券公司、征信、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在跨國產能合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要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相關中介機構,並推動中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以及証券公司、征信、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走出去”,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相關服務。
2.積極利用外部力量,實現合作共贏
企業“走出去”,面對東道國陌生的法律法規、經營習慣、勞工素質、人文環境等問題,若中國企業和人員直接出面處理,可謂困難重重,而若善用外部力量去解決,則事半功倍。要堅持合作共贏理念,重視與當地有實力的企業、經驗諳熟的國際公司、相關金融機構等合作,部分規避政治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外匯風險、治安風險等。要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提高本土採購力度,盡可能地雇用當地員工,帶動當地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發展,爭取當地民眾與社會勢力的支持。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優先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銀行和絲路基金等知名金融機構合作。同時,加大對海外項目安全、質量、環保等因素的投入力度,使企業聲譽、信譽通過良好的安全記錄和高質量的項目標准而得到提升。
3.創新商業運行模式
建設高水平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議我國與相關國家進一步完善雙邊或多邊合作框架,將稅收、金融、產業、科技、人才、技術標准等方面列為政策協調的重點,爭取促成一批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使高水平海外產業園區成為特殊政策的優先實施平台。總結提高中馬“兩國雙園”建設經驗,積極推進“兩國雙園”模式,以及“兩國多園”“多國多園”模式。
創新運用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和產能合作。中國企業要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優勢,積極探索開展“工程承包+融資”“工程承包+融資+運營”等方式的合作,有條件的項目更多採用BOT、PPP等方式。借鑒國開行在國內設立“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平台公司”的成功經驗,發起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由中資公司以美元和人民幣投資、相關國家授權企業以礦產資源入股的形式,把相對高收益的資源產業開發與低收益的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解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周期長、回報低、融資難的問題,進而促進產能合作。
積極實施基礎設施建營一體化。以往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業務是施工總承包或EPC總承包,不僅沒有全面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也使自己居於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價值鏈的低端,利潤微薄。今后,要將“基礎設施建營一體化”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基礎設施建營一體化”,重點是加大生產性服務的投入,將以工程建設為主體的對外工程承包業務鏈前伸后延,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基礎設施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進而在價值鏈體系中實現從“汗水建造”向“智慧創造”的轉變。
4.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要在跨國產能合作獲得生存和發展機會,關鍵是要增強市場競爭力。日本跨國公司“母子工廠”體系為我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思路。所謂“母子工廠”體系,就是將中國在新興市場國家投資的產能作為承載一般產品和技術的“子工廠”,而將中國國內的工廠建設成為具有技術支援、開發試制、先進制造技術應用和滿足高端市場需求功能的“母工廠”,通過“母子工廠”體系建設,既有序推進中國過剩產能的輸出和轉移,又通過提高本土的生產效率提升競爭能力,解決要素成本快速上漲的問題。
建立多元化海外用人機制,大力實施“中高級管理人才國際化,基層管理人才及操作人員本土化”的人力資源戰略。中高級人才國際化即引進一些具有國際經營能力、熟悉國際運營模式的高級人才,利用外籍雇員的語言和管理經驗上的優勢,推動跨國產能合作。在中高級國際化人才的開發上,要採取內部培養和外部延攬兩方面相結合措施。
5.加強研究,降低產能合作風險
為應對和降低產能合作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要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世情、國情、社情、民情研究。科學評估相關國家投資風險,謹慎選擇合作東道國,應作為“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的前置條件。
當前我國正在加強智庫建設。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需要動員智庫力量,加強對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產業、環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為“走出去”實施產能合作科學決策服務。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對外貿易中的隱含資源環境要素流動問題研究”(批准號:14BJY06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