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躍春
香港經濟增速較去年可能出現微幅上漲。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月發表的最新預測顯示,2016年香港經濟增速為2.7%,主要依據是,香港勞動市場緊縮、名義工資上漲及勞動保障改善將增強消費者信心,使私人消費成為拉動增長的重要動力﹔但由於外部經濟並不樂觀,訪港游客可能不會有明顯增加,出口前景較為黯淡,加上跟隨美聯儲提高利率也將對消費產生負面影響。
台灣經濟可能有所好轉。受國際經濟復蘇和公共支出增加的影響,2016年台灣經濟增速將達到2.32%。其中,民間投資受高技術行業投資的影響會小幅上漲﹔在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下,公共投資有望出現近8年的首次正增長﹔整體物價水平小幅上漲0.84%﹔對外貿易在外需刺激和低基數影響下可能會出現增長,但大陸經濟轉型有可能加大與台灣出口品的同質競爭。
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
亞洲“四小龍”體量較小,其經濟騰飛及之后的經濟轉型有著特殊的國(地區)內、國際環境。但是,亞洲“四小龍”在推動經濟增長、解決發展問題的摸索過程中,仍有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借鑒、吸取。
重創業,為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提供平台和保障。韓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了約90%的就業崗位,但是,大財閥在上世紀重工業發展時期的迅速壯大,以及此后韓國政府的產業政策對大集團市場壟斷地位的進一步強化,使得當前韓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惡劣,創新能力和動力匱乏。對此,韓國政府力圖通過打壓不公平交易、鼓勵公平貿易等方式,實現中小企業和大集團的共同發展。新加坡則通過一站式中小企業中心、改善營商環境等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攬子”貼心服務,還通過減稅、貸款等措施鼓勵中小企業在技術和商業創新實踐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台灣中小企業主要依托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獲得行業資訊、交流培訓、研發推廣等方面的專業服務。
調結構,積極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四小龍”的經濟轉型以產業為核心、各有側重,多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戰略規劃,同時注重創新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新加坡在向知識經濟轉型過程中,提出了打造服務業和生物醫藥、環保等高附加值制造業的“雙引擎”戰略﹔為打破人力、土地等供給層面的制約,新加坡一方面通過向雇佣外籍勞工的企業課稅,減少對外籍勞工的依賴,另一方面鼓勵加大人力資本和教育、醫療等生產領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在人才培養方面,新加坡建立了學術、職業教育並重的培養體系,並在職業教育中積極開展政企合作,增強職業教育的市場導向性。韓國的產業轉型有賴於政府的積極作為和扎實的技術研發體系:政府根據國內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調整結構,有效避免各地一哄而上的局面,並適時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在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型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政府參與、民間主導、市場導向的研發體系,有力推動了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而民間資本的主導作用增強了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人均GDP約8016美元,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亞洲“四小龍”的普遍經驗值得借鑒。一是培育新的競爭優勢,推動經濟轉型,如韓國、新加坡和台灣的制造業升級、香港和新加坡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勵民間創新,並著力培養高精尖人才﹔三是嚴厲懲治腐敗,將“特權關進制度的牢籠”﹔四是改善民生,努力縮小收入差距,一方面通過新農村建設、土地改革等措施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同時逐步構建起涵蓋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實習研究員王嘉珮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谷源洋等:《亞洲四小龍起飛始末》,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