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選】《學習文選》:2016年中國經濟改革“著力點”
【學習路上】習近平"三個著力"促湘發展 打贏供給側改革這場"硬仗"
哪類干部最受習總書記青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干部選拔和任用的重要性。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同時,他還從戰略高度對干部選拔和任用的標准進行了新的闡述。【詳細】
特別關注:八問兩會新聞發布
圍繞兩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以及每年的壓軸戲——總理會見中外記者,都是媒體獲得信息、公眾了解政策的重要平台。這些活動從什麼時候開始舉行,有什麼樣的運行規范,如何選擇參與者……還有,記者獲得提問機會真的有絕招嗎?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兩會新聞中心,全方位解讀兩會發布會、記者會的方方面面,和讀者一起走進新聞背后的新聞。【詳細】
“十三五”哪些行業人才搶手
“我特別生氣‘到國外買電飯煲’的事情,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經。”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忍不住了,“中國那麼多制造企業連一個電飯煲都做不好,沒有理由!”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馮丹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也擔憂:“國內一些人去歐洲買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我們自己難道做不出來嗎?”兩位代表的擔憂,正折射了未來5年中國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詳細】
機器人搶不走哪些飯碗
機器人的智商不斷提高,其靈巧性、柔韌性、智能性越來越好,所能勝任的工作范圍也不斷擴大,不僅能干重復性體力活,而且在復雜的智能領域不斷突破——圍棋一直被看作機器人難以超越人類智慧的堅固堡壘,然而在3月9日,機器人AlphoGo在與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的對弈中取得勝利。照此發展,機器人似乎可以在任何領域搶走人類的“飯碗”了。但確實如此嗎,有沒有哪些崗位是機器人搶不走的呢?【詳細】
“斜杠青年”職業定位新趨勢
“斜杠青年”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那麼,人的天性應該是什麼樣?這得回溯到原始社會,因為這個時期佔到人類歷史的90%以上。那時人類的生存環境危險多變,必須訓練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全面的生存技能。盡管如此,他們的生活應該說不乏樂趣,因為總能接觸新鮮事物,發展和運用不同技能。祖先們的生存環境決定了人類天性就喜歡多元的生活,喜歡用不同技能來應對新挑戰。然而,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先后把人類限制在固定的土地和工作場所,從事不具挑戰性的重復勞動。“專業化”也成了這個時代的“理所當然”。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職業發展,人們都努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專業,以便成為產業鏈中的“螺絲釘”。【詳細】
推薦新聞:
習近平講話闡明新聞輿論工作"魂"與"神" 48字廓清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