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任理軒: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中國共產黨

任理軒

2001年04月03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的、實踐的、發展的觀點,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來認識世界,根據事物本身的內在聯系來把握事物,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革命的創造性,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說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我們黨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什麼時候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我們的事業就取得勝利和成功﹔什麼時候偏離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我們的事業就會發生挫折和失誤。

●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賦予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以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使之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中國特色。

●學習、宣傳、實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來不得膚淺浮躁,來不得一勞永逸。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處於重大而深刻的變革時期,認真學習,在全社會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應當成為每個共產黨人高度自覺的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

在世界的東方,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中國共產黨正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昂首闊步地走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道上,跨入了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的、實踐的、發展的觀點,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來認識世界,依據事物本身的內在聯系來把握事物,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革命的創造性,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與之不相協調的畫面:唯心主義的思潮有所抬頭,鬼神迷信的沉渣重新泛起,看相、佔卜、算命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還出現了像“法輪功”這樣的邪教組織。在人與自然之間,在社會發展規律與迷信妄想之間,在唯物主義真理與唯心主義謬誤之間,為數不少的人甚至一些共產黨員和少數領導干部模棱兩可,猶豫不決,正誤不分,是非不辨,有的不問蒼生問鬼神,有的滑進唯心主義的泥潭。江澤民同志指出:一定要高舉起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旗幟,十分警惕和防范唯心主義和其他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對黨員干部的侵蝕。這個警示,對於我們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武裝頭腦,邁向新世紀,奪取新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成功的法寶 勝利的旗幟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被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理論的又是實踐的,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是階級的又是民族的,既來自馬克思主義哲學,又有其中國哲學的深厚底蘊。中國共產黨成長和壯大的歷史,就是實踐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歷史。

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博大精深、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但進入十七、十八世紀,當清王朝的統治者還沉醉於所謂“康乾盛世”之時,西方主要國家已經先后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並把侵略擴張的矛頭對准了東方的大國──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在抵御西方入侵的斗爭中,屢戰屢敗,節節潰退,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一直在尋求抵御列強、振興中華的良方。然而,無論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也無論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還是辛亥革命,最后無不以失敗告終。漫漫長夜,出路何在?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革命勝利的事實,幫助全世界也幫助中國的先進分子認識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實現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五四”運動后不久,一批初步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首先面臨的是如何選擇中國的革命道路問題。在中國這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裡進行革命,是照抄照搬俄國的經驗,還是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共產黨人,依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原則和方法,深刻分析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主要矛盾、階級構成,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和性質,認為:“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不是任何別的革命,它隻能是和必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反動統治階級控制著大中城市,廣大的農村則是其統治的薄弱地區,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條正確道路的確立,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偉大壯舉。沿著這條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糾正了黨內一度存在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和俄國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制定了符合中國革命發展規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經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最終結束了中華民族遭受外國列強侵略掠奪和國家四分五裂的歷史,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業。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從中國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比較落后這一特殊國情出發,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求在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同時,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原則和方法,創造性地制定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贖買”等政策。到1956年,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基本完成,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開始了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取得許多重大的進展。

前進的道路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隻能在探索中前進。由於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沒有真正搞清楚,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黨有過失誤,甚至出現了像“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錯誤,給我們的事業造成了重大損失。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脫離實際,沒有很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

“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又一次面臨向何處去的問題。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和領導下,全黨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這實際上是一場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大討論。正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在這場討論中的勝利,我們黨才得以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始了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的努力。撥亂反正,全面改革,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十多年的歷史性巨變,就是逐步搞清這個根本問題的進程。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分析了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發展趨勢,制定了符合中國現代化規律的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成功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進入九十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面臨巨大挑戰。與此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進入關鍵時期,各種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踐提出的各種問題,頂住壓力,迎接挑戰,排除干擾,戰勝困難,帶領中國人民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地推向了二十一世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實踐,進一步証明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推進這一偉大事業的強大思想武器。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說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我們黨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什麼時候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我們的事業就取得勝利和成功﹔什麼時候偏離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我們的事業就會發生挫折和失誤。隻有始終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才能正確分析和判斷形勢,科學確立目標和任務﹔才能正確提出一個時期的綱領和路線,制定符合實際的方針和政策﹔才能有效地發動群眾和組織群眾,完成時代賦予我們黨的歷史任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