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面從嚴治黨:把握規律與自覺實踐【2】

姚 桓

2015年04月19日14:2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三、從嚴治黨是系統工程,貫穿於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各個領域﹔要堅持“五位一體”,使各個領域的工作相互促進,才能提高從嚴治黨的水平

從嚴治黨不是單項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體現在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各個方面,而這些方面又是相互聯系、影響的。思想建設上的嚴格要求是前提。因為黨員的先進性來源於高度的思想覺悟﹔黨的紀律既有強制性,又是靠黨員對黨的忠誠和獻身精神來維持的。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通過思想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黨員意識、紀律意識,黨員發揮先鋒模范、遵守紀律的要求才能落實。組織建設上的嚴格要求是基礎。組織建設一是要把好入口關,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准發展和管理黨員,及時、妥善地處理不合格黨員﹔二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在黨內形成既有整體目標和嚴格紀律、又有個人積極性創造性的生動局面。作風是思想的外在表現,作風建設上的嚴格要求,實質是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效果見之於行動,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反腐倡廉建設是糾正思想、組織、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和嚴重錯誤,也是促進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有力行動。上述四個各個方面的嚴格要求都要由制度建設來保証﹔或者說,制度建設貫穿於四個方面。所以,制度建設包括制定和執行制度上的嚴格要求是從嚴治黨能否落實的關鍵。五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任何一個方面缺失,就如同木桶出現一個致命的短板,從嚴治黨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按照“五位一體”的思路落實從嚴治黨要求,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思想建設始終是黨的建設首要任務,但是思想教育不是萬能的,改革開放以來,少數地方、單位的集中教育活動一度取得成效,但不鞏固,往往呈現兩個拋物線現象:即活動是“發動——高潮——回落”﹔群眾心理是“希望——振奮——失望”。究其原因,是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未能及時解決,活動過后出現反彈。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可以更有力地規范人們的行動,彌補單純思想教育的不足。但制度也要靠人來制定、執行和維護。離開多數人的自覺性,制度終究會流於形式。因此必須使二者密切結合,思想教育領先,教育成果及時用制度鞏固﹔同時也不能把制度建設看做簡單的程序性、技術性工作,建章立制的每一步都伴隨思想教育。這兩方面的結合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從嚴治黨的特點和優點,既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和可做可不做的一般性要求,也不是簡單盲目的生硬規定和不教而誅的懲辦主義。思想教育啟發的自覺性和制度特有的約束性緊密結合,內在動力與外在督促相結合,從嚴治黨的要求就會真正實現。

四、從嚴治黨與改善黨內政治生態是辯証統一、密切結合、良性互動的﹔要以從嚴治黨作為改善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舉措,又以政治生態的改善推動從嚴治黨的落實

所謂黨內政治生態,就是指黨內政治生活現狀,政治生態綜合反映黨內各方面狀況,主要是反映黨內風氣尤其是領導干部的作風。從總體和本質講,黨是先鋒隊,但黨內不是全體黨員、干部素質整齊劃一的“無差別境界”,事實上黨內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先進、中間和后進的差別,作風上也往往是優良作風與不正之風並存的。問題是,在一個特定時期、特定環境裡,什麼樣的價值導向、什麼樣的風氣佔上風。這就決定了黨內政治生態。如果一個地區內黨性原則能夠堅持,多數人走正道、干正事、謀正業,會有力地抑制歪風邪氣,這個地區政治生態就是良好的﹔反過來說,如果潛規則代替原則,“不跑不送,原地不動”成為規則,“做事不如作秀”成為習慣,“能干不如能吹”成為標准,甚至出現“逆淘汰”,就意味著政治生態的退化乃至惡化。政治生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敢不敢正視問題、敢不敢解決問題,也就是取決於對從嚴治黨的重視程度、執行力度和實際效果。劉少奇說過,“如果把我們黨比做一個人的肌體,那麼,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肌體,它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醫治那些暫時地、局部地感染到的病毒,而且在醫治病毒之后,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共產黨是有自我淨化能力的,但隻有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實行從嚴治黨,才能使自我淨化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從嚴治黨的過程就是醫治病毒、增強免疫力的過程,是弘揚正氣、打擊歪風邪氣、激濁揚清的過程。古人雲,“取乎其上,僅得其中,取乎其中,僅得其下”﹔又雲,“風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為善﹔風俗一敗,中人以上,皆自棄而為惡”。如果說優良作風有很好的導向作用,不正之風一旦形成,負面效果也很大:流風所及,難免會給好人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原則廢棄、是非不辨,讓越來越多的人效法,這就是“破窗效應”。一個時期以來,由於從嚴治黨在一些地方未能完全落實,歪風邪氣遲遲得不到制止,官場上為數不少的人熱衷於跑官買官,一時間搞得烏煙瘴氣。有人以為積重難返,因此喪失信心。有的黨組織也放棄從嚴治黨責任,這就更加助長了不正之風,形成惡性循環。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以刮骨療毒的決心和扎實有效的舉措懲治腐敗,糾正不正之風,從宏觀和大部分地區看,效果非常明顯,黨心民心為之一振。這說明政治生態的改善是事在人為的。另一方面,由於政治生態的改善,從全黨看,實行從嚴治黨動力足了,阻力小了,一些過去看似難以執行的規定也得到執行,一些過去屢禁不止的歪風也初步剎住了。實踐証明,隻要把從嚴治黨與改善政治生態相結合,使二者良性互動,常抓不懈,久久為功,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就會提高到新水平。

五、從嚴治黨需要人民的支持、監督,也會進一步得到人民擁護,從嚴治黨與黨群關系建設呈現明顯的正關聯﹔要以從嚴治黨作為密切黨群關系的戰略措施,打造“黨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黨”的命運共同體

從嚴治黨是黨的自我淨化,這種淨化不是關門進行的,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持、監督,也一定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從嚴治黨也自然成為贏得人民群眾支持的黨建舉措。因為從根本上講,通過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糾正一切違背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正是為了更好地貫徹為人民服務宗旨。 在任何時候,從嚴治黨與黨群關系建設都呈現明顯的正關聯,在黨執政后尤其如此。執政后,黨群關系出現新特點:人民群眾對黨的認同逐步由歷史認同、感情認同轉為業績認同、利益認同,對黨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更加不能容忍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從黨這方面看,執掌權力可能帶來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的可能﹔體制的某些缺陷又助長了這種情況。隨著時間推移,青年干部成為隊伍主體,很多人對群眾路線有認知,但缺少群眾工作的經歷和經驗,缺少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防止黨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在代際更迭中遺失,成為黨的建設重要課題。從黨員隊伍看,抱有不良動機的人也願意進入執政黨來爭權奪利,黨員人數不斷增加成為趨勢,管理黨員的任務更為繁重。由於這些因素,執政后脫離群眾的危險、危害都比以前大大增加了,更嚴重的是,由於掌握權力和全部國家資源,一個時期的錯誤和不良風氣不會立即威脅到黨的生存,因而一部分干部會忽視脫離群眾的危害和 危險,甚至面對危機麻木不仁。因此,越是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越是要強調從嚴治黨,及時克服和糾正一切脫離群眾、損害群眾利益的思想、行為。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自覺實踐這一思想,採取的一系列從嚴治黨舉措,得到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和堅決擁護,黨和人民群眾聯系進一步增強,這又為實施從嚴治黨提供了更好的社會環境和民意基礎。實踐証明,要以從嚴治黨作為密切黨群關系的戰略措施,實施從嚴治黨以人民滿意為標准﹔從人民的批評和不滿意中發現問題﹔從人民的支持、監督中吸取從嚴治黨的力量 ,打造“黨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黨的命運共同體”。這樣,黨的事業就會不斷取得勝利。(作者: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教授)

原載於《黨建研究》2015.3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姚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