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政府政治論壇”第五期

魏宏:依法治國總體目標的憲法解讀

2014年12月02日13: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主講人:魏宏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代表著作有《法律的社會學分析》、《小康社會與法治文明》、《關於法治的內涵、目標和實現途徑》等

講座要點

一、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執政思路

二、四中全會《決定》的內容構成

三、對法治體系的憲法解讀

四、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憲法目標

講座全文

我根據自己目前的一些法律背景知識,就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特別是《決定》的精神,就依法治國這個問題做一個總的匯報。如果我講的有什麼問題,最后有一個討論時間,大家都可以提。

今天我給大家從四個方面做匯報,一是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執政思路﹔二是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決定》內容的大致構成。第三,我想從憲法角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做一個簡單地解讀﹔第四個方面就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我想在理論上我們應當消除幾個固有的認識誤區,談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執政思路

我下面介紹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我想談依法治國離不開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執政思路。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執政思路依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個大目標、三個支撐點。一個大目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支撐這個大目標有三個基本點,一個就是樹立意識形態的權威,強調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強調守土有責。目的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創造一個思想基礎,就是防止理論信仰的滑坡。第二個支撐點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動力。第三個支撐點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一個保障。但是,這一次公報和《決定》強調依法治國不僅僅是一個保障,更重要的還要起到引領的作用。這個引領的作用,就是告訴我們,深化改革這個方向要按照法治這個方向來進行,不能越改,人治化的味越重,這個方向就錯了。這是我對新一屆中央領導執政思路的一個基本的解讀。

今天我們的題目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個話題。我們知道全面推進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這個支撐點,主要是靠三中全會來決定的。樹立國家意識形態權威,是通過黨的一系列的文件來體現。四中全會主要體現的就是最后一個支撐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二、四中全會《決定》的內容構成

我給大家匯報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內容構成,我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就是管方向的。這個管方向的,就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第二點是堅持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第三點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以憲治國。

就第一個點來看,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是以社會為本位的,而法治,我們這兩年從西方學來的法治觀念,強調以保障人權為核心,強調權利本位,而權利本位背后的價值邏輯是什麼?就是個人主義本位。因此,我們說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社會主義這個以社會為本位和我們借鑒西方的法治的個人本位,它們的內在邏輯是什麼?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我想這是擺在我們法學理論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這個方向就不好把握。這個我提出來,今天不講。

第二個問題是堅持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同時這一次《決定》又說,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就是黨和法這個關系究竟該如何處理?我們知道在1979年的時候,鄧小平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須加強法治,就必須是民主法律化、制度化,使這種法律和制度不以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以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的改變而改變,這是鄧小平的法治思想。但是鄧小平這個民主法治思想,他強調加強法治的目標是為了保障人民民主。所以,鄧小平講話之后,馬上在整個80年代就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解決人民民主和黨的關系。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之后,社會上又出現了一種聲音,就是黨大還是法大?針對這兩者的關系,十六大提出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統一,這是一個回應。但是,這三者怎麼統一?法學界沒有從理論上破解。因此,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前,社會上還有一種聲音或者叫期待,十八屆四中全會對這個問題怎麼表述?我們已經看到,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公報決定中,對這個問題作了非常明晰的表述,那就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二者是統一的。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其中應有之義,是本質要求,提得很高。這個我也不講。

下來是依法治國強調首先是依憲治國。這個口號,胡錦濤總書記2004年在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的大會上首先提出來。2012年紀念現行憲法頒布3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習總書記又再次強調這一點。在黨的文件中,這一次是首次。我想宏觀上,內容主要是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中觀上,我個人認為,主要提出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概念,因為2011年,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現在是由法律體系向法治體系的一個過渡。我們說推進依法治國,其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通過什麼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是通過中觀層面的法治體系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體系我簡單地提一下,就是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地法治保障體系,還要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幾個體系從法學界和十八大的一般表述都是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樣一個表述,這是中觀層面上的內容。

微觀層面上的內容,我想主要是在每一個體系中,就是具體要做的事。我看到這個《決定》,這次大量的把法學界這幾年研究的一些成果基本上都吸收進去了,我看很少沒有沒吸收進去的。所以法學界看到這些微觀層面上的東西都感到很熟,而且從法學界來看,這一次的內容確實很豐富的,關鍵是以后能不能落實、怎麼落實的問題。這是我想給大家匯報的第二個方面。《決定》內容的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上的一個大致構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講堂
· 政府政治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