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燕繼榮:針對中國的現實問題談國家治理

吳姍

2014年09月11日14:19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針對中國的現實問題談國家治理

國家治理要強調“統一性”

  《國家治理》周刊:能否介紹一下您對於國家治理問題的最新關注點?

  燕繼榮:我最近比較關注兩個問題,第一是高速公路治理的統一化。關於高速公路的治理問題。從效益性來說,收費造成堵車等現象增加了很大的社會成本。收費是可以的,但收費的辦法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更加考慮國家利益、方便民眾生活的做法,比如費改稅,收取汽油稅、燃油稅等。世界各國都通行這種原則,但我們一直沒出台相關規定,因為這涉及到行業利益,養路費是屬於行業的,一旦變成稅,就交給國家了。很多年前,不僅省設路障,市、縣甚至到村都要設,把國家的公路圈起來一塊自己收費,這叫國家治理嗎?所以,我們以前的管理存在不少放任的做法,把國家利益切割成很多碎片。

  我們講國家治理,強調國家是大家的,不能僅僅從本行業、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制定管理標准,而必須站在國家的角度制定統一的標准。這就需要國家最高層出台全國統一的標准。就高速公路治理問題而言,路政管理必須出台全國統一標准,即收費是可以的,哪怕換成燃油稅也可以。現在電子技術已經很發達,完全可以通過技術記錄下民眾開車經過的路段,直接扣錢,年終時各個省再分紅,這就是一種后台處理方法。

  所以,國家治理一定要強調統一性,這個統一是指全國市場、管理、規則、信息、百姓權益等都要統一,什麼時候這些統一完成了,才算是現代國家。

  第二,我比較關注國家法制建設,要統一國家的司法權力,不能讓權力碎片化被地方分割,而要收歸國家所有。

  此外,我還希望政府關注一些基礎制度,完成統一化標准,不讓依地方利益出台的東西以國家的名義大行其道。這些都是學術研究關注的話題。

  所以,我思考的問題是重新認識“國家”。傳統觀念裡,國家和社會是對立的,法西斯式集權國家遭反對,特別是在自由主義理論裡,國家是惡的概念,但是,如果沒有國家,會發生更多惡的事,國家權力碎片化也會帶來問題。國家如果被切割、虛置會有很多問題,而今天的中國就出現了這些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防范集權式國家,而是要防范無權威的國家,防范內裡都是部門主義、山頭主義的脆弱國家。

  《國家治理》周刊:國家治理今后的研究重點、方向、趨勢,是不是就應該針對中國國情下的具體問題展開,脫離出與西方理論層面的較真?

  燕繼榮:對,我們提出國家治理不是為了與西方比較制度、理論上的優越性,而是要基於國家共同利益,審視中國自己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例如,沒有國家治理,司法的地方化問題很難解決,法院為地方黨政部門主導,屬於地方,成為地方黨政的附庸,而站在地方利益的角度,司法權力地方化似乎沒有問題,但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司法權力是國家權力,必須由國家行使。對於切割和架空國家利益的行為,必須進行治理和控制。

  《國家治理》周刊: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家治理》周刊深度戰略合作的智庫機構之一。您能否為讀者簡要介紹該中心的概況和重點研究方向?

  燕繼榮: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Co-innovation Center forState Governance)成立於2013年12月,是由北京大學牽頭,協同復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依托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會同復旦大學國家建設研究中心、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集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綜合性、跨學科新型智庫和教學研究機構。今后,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將繼續為《國家治理》周刊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

  (受訪人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燕繼榮,採訪人系本刊記者吳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國家治理周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