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各界對國家治理哪些問題更關注?

2014年08月29日16:19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各界對國家治理哪些問題更關注

  全面深化改革:輿論關注怎樣“啃硬骨頭”,專家普遍認同深改突破口或在“法治國家建設”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革“大棋”如何“落子”、制度設計如何付諸實施,成為輿論、專家及公眾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正通過反腐和整頓風氣,為正在進行的深水區改革凝聚民心,排除障礙。

  《華爾街日報》5月19日報道稱,國家發改委明確今年經濟改革九大任務,顯示經濟改革正不斷向前推進。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13日刊發《中國力戰“政令不出中南海”》文章指出,中國的改革經驗顯示,地方創新一直是改革重要力量,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權威與地方積極性,兩者缺一不可。針對司法體制改革,韓國《中央日報》發表評論說:“在強化地方司法服務方面,將改變原有的司法和行政管轄區完全重疊的現行體制,這也意味著消除地方政府的干涉及因此導致的制約”。

  巴西中國亞太問題研究所所長塞維利諾·卡布拉爾表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對全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新的長征”,必然會將中國發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並且很可能為世界帶來新的氣象。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可能會給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是發達國家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面對國內外媒體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關注,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通過以后,大家都感到振奮。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執行,目前有三個方面的障礙需要解決:意識形態中的蘇聯模式障礙,特殊既得利益群體的障礙,舊體制所造成的障礙。

  對於改革面臨的障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兩大高層決策機構將如何運作也受到外界關注。下一步在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礎上,如何盡快確定這一輪改革的突破口,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認為,深改突破口或在“法治國家建設”,這一觀點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同。

  治理體系完善:學者建議加強理論研究與政策咨詢的力度,公眾更關注切身利益問題的解決,期待實踐層面的探索與突破

  加拿大《星島日報》3月5日社論稱,習近平兩會前召集全國省部級主要官員開會,闡述“國家治理”理念,強調要提高民眾依法管理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及自身事務的能力,敏感的觀察者結合政府去年大幅減政放權之舉,認為未來在某些公共領域,政府讓度部分空間給民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可能性將升高。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治理體系的完善一方面需要國家重大課題的攻關,另一方面需要推進中國特色的智庫建設。如何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需要理論的攻關,也需要改革研究的攻關。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治理和治理體系?什麼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此,理論界已經有不少論述和表述,在此基礎上,還可以作出進一步的梳理和界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國家治理周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