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尹韻公:改革終究要靠年輕人

2014年08月26日13: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尹韻公:改革終究要靠年輕人

  中國青年報:30年前的一些政策方針發展到現在,會不會有“過時”的部分?

  尹韻公:“四項基本原則”沒有過時。鄧小平晚年說“四項基本原則是成套設備”,說得非常到位。但的確有一些出現了問題,如,為了解決當時農民的吃飯問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絕對是個好辦法。但長期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進行改革,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村和農業就不可能現代化。

  大家都知道,鄧小平說過“摸著石頭過河”,其實他后來還說過一句話:“摸穩石頭過河”。這兩者的內涵不同:“摸著”沒有方向感,“摸穩”是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所以,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也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

  中國青年報:在這樣的環境下推出《鄧小平》,有什麼意義嗎?

  尹韻公:告訴人們,改革仍在繼續。現在,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中國歷史上有三大社會劇烈變動和變遷時期。一是春秋戰國,二是魏晉南北朝,三是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我們現在仍處於第三個變革時期,前兩個變革時期都花了400年以上時間,我們現在才過了不到200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1840年以來,中國社會隻有一個主題——現代化。

  年輕人是改革主力軍

  中國青年報:《鄧小平》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為什麼之前一些主旋律影視作品很少受年輕人關注?

  尹韻公:關鍵是沒有歷史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和感受。我們那代人尤其是上一輩人,對國家歷史變化的感受是當代青年無法體會到的,甚至也理解不了的。

  現在中國的開放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西方的各種東西進來,年輕人的向心力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我很支持年輕人出國發展,他們需要真正跳出書本去認識一個國家。再回過頭,會對中國和世界認識得更加清楚。我在很多國家和中國留學生聊天,發現大部分人出國前后都大不一樣——留學生比在國內時更愛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在歐美國家遭到各種阻礙,如果沒有大批留學生的激烈發聲,遇到的麻煩會更大。

  中國青年報:現在一些年輕人很反叛。

  尹韻公:從外因說,西方思潮對我們沖擊很厲害,在文化交鋒中就容易出現問題,使年輕人在精神層面很痛苦。從內因說,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條件太優越。不過,兩代人之間有矛盾也很正常。在毛澤東時代,父親教育兒子:“你現在過得比解放前好多了。”年輕人不以為然:“國民政府還比清朝政府好呢!”年輕人的逆反心理很強,毛和鄧年輕時候肯定也是憤青。為什麼不讓年輕人有憤青的階段呢?慢慢來。

  中國青年報:你本人是否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尹韻公: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覺得發達國家的一切都是好的,而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在日本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就想中國得到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路啊。而現在,中國的高速公路總裡程已經超過日本兩倍,居世界第一。

  我們那代人碰到的問題,主要是生存范疇的問題。鄧小平解決的基本也是生存問題。而你們這代人碰到的問題,主要是發展范疇的問題。像我這一代人當時是改革的主力軍,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改革終究要靠你們年輕人。(蔣肖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尹韻公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