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讀懂“中國夢·中國路”

——《黨的文獻》專訪習近平同志三本《論述摘編》編輯組

2014年08月14日15: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記者:改革開放 30多年來,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面貌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實行了改革開放。要進一步解決當今中國發展中的問題,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大家對此應該說是有高度共識的。現在的問題是,究竟怎樣推進改革,社會上眾說紛紜,有些不一樣的說法,比方說今天還要不要摸著石頭過河?關於改革的方法論方面,習近平同志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論述?

編者:全面深化改革要順利推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習近平同志提出遵循四句話、十六個字的總要求: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定信心,就是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凝聚共識,就是要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合力。統籌謀劃,就是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協同推進,就是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在推進改革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堅持辯証法。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著力提高操作能力和執行力,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及時准確落實到位。

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今天,有些人對是不是還要提“摸著石頭過河”產生了懷疑,習近平同志鮮明地指出,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老祖宗沒有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隻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過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我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后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証。允許繼續“摸著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並不矛盾。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總之,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都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

記者:怎樣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以經濟體制改革作為重點?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這個新論斷下,又怎麼理解和把握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編者: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30多年來一直是我們深化改革的重點,也仍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為什麼?當前,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少集中在經濟領域,經濟體制改革任務遠遠沒有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度決定著其他方面很多體制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

理論和實踐都証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是中國共產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推進。習近平同志指出,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當然,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作用,也要發揮政府作用,但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職能是不同的。全會決定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這就把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講清楚了。

記者:關於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也是國內外輿論關注的一個熱點。習近平同志的論述中關於政治體制改革有哪些新的思想觀點,下一步,我們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主要從哪些方面來著力?

編者: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習近平同志首先強調,我們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同時,我們要適應擴大人民民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在政治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上,習近平同志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論述。比如說,在立法方面,強調堅持立改廢並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協商民主方面,提出要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的協商渠道,深入開展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參政協商、社會協商,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協制度體系等﹔司法改革方面,強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讓司法真正發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要從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三個方面,著力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破解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障礙。堅持依法治國方面,強調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

記者: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請問《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在這方面反映了哪些新思想新舉措?

編者:對外經濟交往方面,黨中央的思路非常明確。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過去十年,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商業環境更加開放和規范。今后,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我們將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同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為了推動這些重大戰略決策的實施,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外交場合發表重要講話,闡述我們的對外政策主張。強調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我們要致力於構建橫跨太平洋兩岸、惠及各方的地區合作框架﹔我們要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我們要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深度參與新的國際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推動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制度安排等。

記者:我們注意到,《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的最后一部分,標題是“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為什麼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對加強黨的領導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編者: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關鍵也在黨。學習習近平同志的有關論述,我們認為要做到“五個必須”:

第一,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部署和領導下,統籌協調、總體推進。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同志親自擔任組長,就是為了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習近平同志指出,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統一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推進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而不是各取所需、挑三揀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強化局部利益,要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

第二,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強化改革責任擔當,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地干。“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是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的。經過 30多年不斷改革,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不斷解決好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要做好承受改革壓力和改革代價的思想准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有利的,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改,這才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

第三,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打破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既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用新的理念、新的視野、新的方法、新的標准推進各項改革和建設,集中起來,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條標准”,即:隻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隻要有利於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隻要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隻要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就要大膽試、大膽闖,就要堅決破、堅決改。

第四,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這是改革開放積累的一條寶貴經驗。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隻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要從時間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項改起,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見影的改革,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

第五,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對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一個新的考驗。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的建設各項工作都要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添措施、建機制,都要用保証和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成效來檢驗。要著眼於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堅持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和推進改革工作相結合,使廣大黨員干部錘煉思想和作風,增強宗旨意識、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把改革藍圖變成現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