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嚴書翰:習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論述的兩大創新

2014年08月14日14:5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厚重的歷史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厚重歷史底蘊的“四個論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

第一個重要論斷是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后開創的。關於這個重要論斷,黨的一系列文獻尤其十七大和十八大都作了重要闡述。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委班的講話”等重要文獻中,對此都作了非常明確的論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在鄧小平領導下,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作出了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二個論斷是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與毛澤東艱辛探索的關系即兩個30年的關系。這是一個還未徹底解決的“思想理論問題”。 全黨要在這個問題上形成共識,我認為關鍵是要把握十八大報告的這段重要論述和其中的五個關鍵詞: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這裡的五個關鍵詞是“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這段論述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后多次講到的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尤其是他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並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我們黨和人民事業勝利發展、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因此,要正確對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這兩個時期既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正確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或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因此,我們要從講政治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

第三個論斷是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和根本利益。這個論斷內容豐富,歷史底蘊深厚。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即對中國近現代史上先進的中國人的曲折心路歷程進行考察,這對於我們理解這個論斷是很有幫助的。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不是沒試過君主立憲制、“多黨制”、“議會制”和總統制等。這些都先后試過了,結果都失敗了。先進的中國人陷入了郁悶、傍徨、無所適從等痛苦中。也就在這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並取得勝利。這給先進中國人以極大鼓舞。正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從這段精辟的論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澤東是從選擇什麼的“宇宙觀”即什麼樣的“主義”來改變舊中國這個意義上講“走俄國人的路”的。毛澤東認為,要改變舊中國,需要像俄國人那樣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動階級統治,建立新的社會制度。

第四個判斷是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滋養。前己論及, “中國實際”是包括中華文化在內的。正因為這條道路是對5000多年生生不息的悠久中華文化的傳承,從而才有如此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澱。才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生命力、活力和凝聚力。中華文化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和發展的文化沃土,又是極為重要的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了中華文化與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的關系。尤其是2013年的“8.19重要講話”,用四個“講清楚”深刻闡明了中華文化與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的關系。即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極端重要性和厚重歷史底蘊等論述,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又是有鮮明的針對性的。一是針對國外希望我們走改旗易幟邪路的那些人和專挑中國道路和中國特色說事的那些人。從而昭告天下:中國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是針對我們黨內尤其是黨員干部隊伍的現狀。現在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隊伍的特點是文化程度越來越高,年齡結構越來越輕。這是優勢,但不能成為把這優勢變成“定勢”,即把這優勢看得絕對化了。從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角度看,領導干部還需要不斷充實和更新各方面知識。其中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領導干部要學好這門必修課。

黨員干部為什麼要重視學習歷史呢?因為隻有認識和把握了歷史才能理解和掌握規律。我們黨的文獻有很多重要提法都屬於規律性的結論。要記住甚至把它們背下來都是不成問題的,但要真正理解它必須認識和把握歷史。用恩格斯的話說: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毛澤東指出:“不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下手,規律是說不清楚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頁)鄧小平曾經指出的,要讓我們年輕干部和青年人多懂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作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的重要原因。2014年4月,他在歐洲學院演講時指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脫離了中國的歷史,脫離了中國的文化,脫離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脫離了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是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

綜上所述,我們主要從兩大方面分析了習近平總書記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點、現實針對性及其重要意義。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論述的創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嚴書翰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