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沒有“終點站”】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習近平在新疆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証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3月17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2013年4月8日至10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良好,各項事業健康發展。要正確判斷形勢,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關於今年工作的各項部署,增強信心,綜合施策,扎實工作,穩中求進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持續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在天津考察(2013年5月13日至15日)
要堅定不移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同時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人心來推動經濟發展。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特別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扎實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大力推進就業創業、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習近平在新疆考察(2014年4月27日至30日)
【解讀】
《人民論壇: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的一番話,引起了廣泛共鳴。不少人感慨,這是懂得中國社會的肺腑之言。翻看歷史,隻有把握了農村,理解了農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處在社會轉型的歷史節點上,用建成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視野來看農村、看老鄉,猶需看到問題,看到出路。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勞動來創造。就像廣大農民用汗水澆灌了田間的果實,農民工用肩膀撐起了城市建設的骨架,奔小康的路上,固然離不開改革的推力、城市的助力等,但關鍵還靠億萬農民勤勞苦干,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闖出一片新天地。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小康夢就會在不懈努力中照耀城鄉大地。
《開啟共同富裕的偉大航程》
中國夢是全體人民的夢,全體人民都過上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才是中國夢的本質要求,才是中國夢最動人的篇章。當然,行進的道路難免有暗礁和險灘,但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堅信我們的理論、道路和制度選擇。相信,隻要我們聚精會神,凝心合力,沿著中國特色農民增收之路前行,我們就一定能排除“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困擾,進入“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嶄新境界。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