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郭建寧 撰寫:李健
現代公民社會與傳統宗法社會的顯著區別之一,就是現代公民社會中的成員在與他人的交往上突破了宗法社會成員所受到的血緣限制,開始擁有較大的公共空間與他人互動。友善的公民關系推動了和諧社會關系的構建,因此友善也成為公民的核心價值規范之一。
友善的內涵
“友”在甲骨文中像兩隻手,象征著朋友之間的援手,因此其本意是幫助。“善”由一個羊和一個言組成﹔羊是吉祥的代表,言是講話,因此其本意是吉祥的話語。兩者結合起來,直接的意思就是像朋友一樣善良,寓意是互相幫助和互相祝福。互相幫助意味著在其它人處於困境時要助人為樂,互相祝福意味著在其它人不需要自己幫助時心態良好。具體來說,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待人如已、待人寬厚與助人為樂等四個基本方面。
友善首先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這是友善的前提。朋友之善就意味著,這種互相幫助和互相支持的關系不是發生在不同等級的人之間,而是發生在平等的人之間。如果支持的對象比自己的等級高,那麼這種關系就是逢迎和依附,而不是友善﹔如果支持的對象比自己的等級低,那麼這種關系就是恩賜,也不是友善。現代公民社會的特點,是人和人在政治上的差別已經不存在了,所有人,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寡,都是社會平等的成員,因此都是公民。公民之間的互相支持和幫助,由於其平等的前提,自然是友善之舉,而非逢迎與恩賜了。若是對富貴之人曲意奉承、有心巴結,對貧賤之人冷眼相對、拒絕來往,便是勢利小人缺乏公民平等意識的表現,和友善無關了。要做到友善,首先便要待人平等。
友善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如已,這是友善的重要方法。人從自我保存、自我發展的需要出發,不會對處於困境的自己無動於衷,也不會對自己惡意加害。如果人能夠把對待自己的這種態度擴及他人,無疑能夠做到扶危濟困、善以待人。待人如已,從消極的方式來說,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限制,不要將自己不願意承受的事情強加在別人身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如已,從積極的方式來說,就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激發,將自己想做到的和想得到的促進和給予他人,成人之美,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友善需要公民待人寬厚,這是友善的重要要求。友善不僅需要在與他人趣味相投、關系良好時表現出來,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不同甚至小有過失的人能夠心平氣和,容人之過。人的脾氣性格難免不同,興趣愛好常有差別,甚至利益還會時常沖突,有時感到他人冒犯也就相當正常了。如果這時針鋒相對,就談不上真正的友善﹔隻有化干戈為玉帛,才能表現出友善的價值來。中國傳統文化就非常強調寬厚的美德,提出應該“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現代公民社會中公共空間比較起傳統社會來肯定是更大了,進入社會交往范圍的人也更多,因此更加顯得人與人之間性格各異、看法懸殊、智愚不等,寬厚待人對於構造和諧的社會公共空間來說也更加重要。當然,寬厚不等於盲目遷就,更不等於姑息養奸,對於社會敗類仍然應該嫉惡如仇,而不應該將之納入友善的范圍。
友善還要能夠做到助人為樂,這是友善的直接表現。友的最初意思便是互相幫助,這是善意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表達。愛自己、愛家人都不難,難的是對不那麼熟悉的人也能夠伸出援手﹔發出善良的意願、講出祝福的話語也不難,難的是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友善並不是要人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外去關心他人,而只是要求公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解決別人的問題,而且往往只是自己舉手之勞,卻能夠給別人幫上大忙。他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友善,絕對不是因為過分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是因為期望微薄之力卻不見行動。正如孔子所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隻要做到了助人為樂,就一定能夠讓其它公民感受到友善。
友善的原因
公民社會的基點,不在於與傳統社會重合的那部分家庭倫理關系,而在於社會的公共空間。這種公共空間的存在和逐步擴大,提供了人本質的另外一種維度。而這個公共空間的氛圍怎麼樣,取決於友善的價值是否能夠與工具理性共存。當良好的社會氛圍形成之后,每一個公民都將能夠獲益。因此,總結起來說,友善的原因至少基於三個方面:它是人的本質的要求,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也是每個公民都能從中獲益的社會氛圍。
友善是人的本質的要求。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某種虛無縹緲的抽象物,而是人的現實的社會關系。人的社會關系如何,他的本質就怎麼樣。在前現代社會,人作為家庭血緣共同體的一部分,其本質不取決於公共空間的性質,而是取決於家庭血緣的情況,雖然這種家庭血緣的情況也是受到社會總體狀況的影響的。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后,人的交往關系開始逐漸地突破家族的范圍,開辟出社會的公共空間來。這個空間越是成長,在人的交往關系中所佔的比例越大,人的本質就越取決於公共空間的性質。這個公共空間實際上又是由個別公民的總和所構成,因此每個公民進入公共空間的方式反過來影響著總體的狀況。人的本質需要良好的公共空間,因此需要每個公民都以友善的方式來進入這個空間。
相關專題 |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理論書庫 · 郭建寧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