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金燦榮 郭振家:習近平歐洲之行的戰略意義

2014年04月28日08:30   來源:《黨建》雜志

原標題:金燦榮 郭振家:習近平歐洲之行的戰略意義

  精彩導讀

  ○ 習近平歐洲之行是在復雜國際背景下進一步完善中國外交戰略新格局,成為中國領導人展示中國理念和自信外交的重要舞台。

  ○ 從去年的大國、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到這次的重要地區歐洲,中國外交點面兼顧,體現的是一套完整和高水平的戰略設計。

  ○ 習近平出訪的文化外交模式,向歐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個真誠和堅定的中國形象,用文化自信喚醒了世界對中國更全面的認識。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主席結束長達11天的歐洲之行。此次訪歐,創下了中國外交和中歐關系方面的多個第一,具有“中歐關系史上的裡程碑”意義,凸顯了中國政府對歐洲戰略伙伴的重視,也是新世紀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下中國進行積極外交戰略新布局的重要一步。

復雜國際背景下的歐洲之行

  習近平歐洲之行的戰略意義,需放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大環境中來理解。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一度雄心勃勃地希望重塑世界新秩序和提前防范下一個挑戰敵人的崛起。美國重塑新秩序的構想,在老布什和克林頓兩任政府時期積極推動。相較於小布什政府,奧巴馬主導下的美國外交呈現出更多的溫和外交態勢。

  然而,奧巴馬政府並沒有放棄防范挑戰者的戰略構思。2009年開始,奧巴馬政府第一任期高調聲稱“重返亞太”政策,正式做出所謂的“戰略重心東移”的外交調整,希望從政治、軍事、經濟“三管齊下”來推動。政治上,美國希望以美國主導取代東盟在東南亞地區的主導,重返東亞“領袖”地位。同時,美國大力散布“中國威脅論”,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強化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合理性。軍事上,美軍在全球重新部署,強化三條島鏈的布局。近幾年,美軍還不斷強化與亞太多國的軍事演習,包括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等國。經濟上,美國2009年11月正式提出擴大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計劃(簡稱TPP),希望強化對東亞經濟合作主導權,甚至架空運行良好的東盟“10+X”。而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則一直未獲邀請,其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

  中國的對外戰略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開放程度的加深,呈現出了一定的調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穩步攀升。中國於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甚至有預言認為,中國會在未來十年左右趕超美國。中國已經不可能回到封閉的、孤立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的持續崛起需要進一步實施“走出去”的戰略。而中國的崛起將以何種方式影響世界,是和平的、還是非和平的,不僅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存在這些疑慮,就連周邊國家也不乏質疑的聲音。

  當前,中國的亞洲政策趨向成熟和穩定,我們被各種力量牽制自亂陣腳的可能性幾乎很小,我們逐漸具有了戰略主動性。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領導人不僅要高瞻遠矚積極謀劃中國的全面外交戰略,來確保中國和平崛起的實現﹔還要積極主動出訪,展現我國的外交理念,廣交朋友,進一步增強戰略伙伴之間的理解與溝通。可以說,習近平此次歐洲之行進一步加深了中歐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有利於建立一個多極化的和平世界,具有重要的國際戰略意義。

歐洲之行打開中國外交戰略新空間

  習近平此次訪歐實際上延續了2013年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回看2013年,習近平上半年訪問了俄羅斯和美國,奠定了中國外交的大國關系基石,“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成為中國對於國際關系的重要理論貢獻。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密集出訪了22個國家,接待了65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訪華,同300多位外國政要進行會見交流,與外國達成了約800項合作協議。這些多層次的外交拓展是對“中國威脅論”、“中國衰落論”等偏見的有力回應,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良好形象。

  對我國來說,歐洲是“西方”與我們戰略沖突最弱的部分,中歐能否建立穩定的戰略友好合作關系,這是中國崛起能否最終化解西方抵制的試金石。習近平強調,應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系,將中歐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結合起來,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此次歐洲之行,完善了中國政府的全方位外交新布局,從去年的重要大國、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到這次的重要地區歐洲,中國外交點面兼顧,體現的是一套完整和高水平的戰略設計。

  我們從被堅船利炮打開大門,到主動選擇敞開大門,從一路追趕全球化大潮,到提出合作倡議應者雲集,這是我國軟硬實力不斷增強在外交舞台上的充分展現。習近平對我國的開放歷程有著深邃的思考:“不能隻算經濟賬,也要算政治賬。”“合作不再是簡單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有更多內涵。”國家走向強盛之時,外交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中國外交的面貌會實質性地影響國家崛起的整體面貌,中國需要在外交領域開拓國家戰略空間,這關系到我國的國家核心利益。我們隻有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不斷拓展建成新型現代國家的外交戰略空間。

  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扎根於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上升。經濟上,盡管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起步遲、起點低,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坐擁外匯儲備3.9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佔全世界外儲總量的1/3,成為國際格局中不可小覷的重要力量。德國總統高克贊揚了中國對經濟改革的承諾,“中國的轉變已改變了世界”﹔政治上,或許“中國模式”仍然在學術上和實踐中面臨諸多的質疑,但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經濟的高速穩定發展和社會的長足進步就是中國道路的最好証明。中國的成就足以讓西方反思自己,中國為什麼會取得成功,中國道路可以提供給西方更多理性的思考﹔文化上,中華文化5000年賡續不絕,並不斷煥發著新的活力。可以說,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快速發展的深層次動因。尤其是當前國際舞台上沖突乃至戰爭仍然不斷,中國文化中的“以和為貴”、“求同存異”等思想,可以作為新的外交理念來指導國際外交實踐。

  歐洲國家對習近平之行的高度重視,是對中國國家實力全面增長的一次有力折射,凸顯了歐洲對於中國在國際關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外交禮儀見証了我們國家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黨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