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章  社會體制改革創建和諧社會

第一節  當前新歷史時期社會轉型的特點

蔡鑫 高峰 張靜波

2014年04月28日16:0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 獨家連載

1978年至今,中國發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轉型,也開啟了社會體制改革的序幕。這是快速發展階段,包括從原有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變,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變,倫理社會向法理社會轉變等。結構轉型和體制轉型同步並行,相互交織,涉及社會所有構成要素系統的相應變化與調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的過程,也是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領域全面性的社會改革時期。②參見鄭杭生:《改革開放30年:快速轉型中的中國社會》,載《社會科學研究》,2008(4)。目前,中國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第一次社會轉型完成之后,中國進入了第二次社會轉型,各種社會改革的復雜局面開始逐步顯現,進入各項改革事業的攻堅階段。社會快速轉型期出現的社會巨大變化生發在中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這些變化在速度、廣度、深度、難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當前新歷史時期的社會轉型面臨新形勢,並且具有下面這些特點:

一、政府主導改革過程

改革和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組織沿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條軌跡興起。中國和西方社會顯著的不同點是,西方社會組織主要由民間興起,中國則是半官半民組織和民間組織並存。在這個過程中,強勢政黨主導下的政府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主導著改革的價值取向。

中央當前提出要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和創新社會治理,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與經濟發展與社會需要相比,中國社會體系的建設相對滯后。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很多,核心的一點是:中國的社會轉型過程由政府主導與推動,由歷史原因引致的路徑依賴使各種社會經濟資源集中於政府,由行政權力主導進行規劃使用,而政府往往優先將資源配置到經濟領域等投資回報顯著的行業中,對社會建設的投入熱情不足。社會中間組織的缺乏和社會“扁平化”使得各種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與矛盾沖突難以通過溝通協商解決,引起矛盾堆積和深層化。缺乏社會中間組織的配合,導致政府在進行社會管理方面往往是良好的用心,大力的投入,有時卻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政府與社會顯然不能再混同,讓政府的歸政府,社會的歸社會,應該作為社會轉型的一個發展目標,而這本身也是社會成功轉型的必要條件。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借助專業力量,依靠全社會資源,並非只是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中間組織的建設對於社會建設來說至關重要。這是避免社會分裂與“散沙化”的重要舉措,也是順利推進體制改革的社會基礎。

二、經濟先行打下良好基礎

中國社會體制改革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先導展開的,經濟體制轉軌與社會結構轉型同步並行,經濟體制改革推動著社會轉型。很大程度上,經濟轉型的成功與否決定了社會轉型是否成功,政府意志與行動的恰當與否事關整個改革事業的成敗。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決定了當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核心問題仍然是發展問題,仍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的,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經過長期的發展建設,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已經基本建立,並且表現出巨大活力。201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近52萬億元人民幣,2012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3116億美元。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見國家統計局網站,20130222。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成功進行改革攻堅及社會轉型創造了經濟上的有利條件。

當前中國的社會保障與福利體系基本建立並在加緊完善中,中國政府必將更加重視對社會福利的投入力度。關於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可參看本書第一章第五節中相關內容。此外,在教育、科學、文化及社會建設方面中國也有長足發展,在此不展開細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