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宏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張宏志

2014年04月18日16:11   來源:前線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既然這個夢想已經產生了一百多年,那麼,我們黨為什麼現在要特別提出中國夢呢?歸根到底是為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而我們黨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奮斗,就必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更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在2012年召開的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這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提出,標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不斷臨近。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然而恰如中國一句古語所說,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我們面臨的問題也就越復雜、越突出。

黨的十八大報告告誡我們,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從國際環境來看,我國正處於將強未強的成長期,一方面,我們仍面臨著霸權主義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技術優勢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我國作為新興力量的迅猛發展,引發了世界力量格局的重新調整,使得既有大國對我國的警惕、防范心理急劇上升,一些周邊國家的疑慮和猜忌也在增強,加之以中國與西方等國家在發展道路、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引發了各種敵對勢力的仇視和恐懼,使國際上的恐華、反華、遏華的聲浪開始抬頭,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日益復雜化。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一方面,我國仍面臨著完成工業化和實現現代化的雙重任務,面臨著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的巨大壓力,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程度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種矛盾集中爆發﹔另一方面,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使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利益訴求越來越高,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差距也有所擴大,凝聚社會共識的難度增大。這種狀況表明,我國正處於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個特殊的敏感時期。這些矛盾是發展中的問題,會隨著我國的進一步發展逐步得到解決,但我們絕不能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掉以輕心。在這種內外因素相互交織的矛盾凸顯期,因突發事件引發不穩定可能性確實存在,某些國外勢力借機進行投機性冒險的可能性也不可忽視。如何順利跨越這一特殊時期,是我國走向民族復興目標必須克服的難題。為此,凝聚全民意志以應對各種挑戰,成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中國夢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

習近平同志指出,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今天,更需要下功夫去凝聚共識,要找思想認識上的最大公約數。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就是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心目中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夢的提出,以極具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了每個中國人的心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黨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都曾提出過鮮明的奮斗目標和口號,如“打土豪,分田地”、“把日寇趕出中國去”、“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等等,充分發揮了指引前進方向和凝聚最大多數人意志的作用。現在,到了和平建設時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著日益復雜的利益關系,我們更需要能調動最大多數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和口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多樣化,價值觀念也出現了多元化,如何凝聚全民意志,沖破當前的發展瓶頸,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隻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擁有廣闊的空間。中國夢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統一起來,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涵蓋了中國最大多數人的集體和個人夢想,凝聚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共識,概括了當代中國人最核心的價值追求,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后斗爭中發揮沖鋒號的作用。

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是凝聚民族力量的關鍵

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然不僅僅靠提出目標和口號,而是要充分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去共同奮斗。正如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才能夢想成真。至於如何實干,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與發展,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可能會提出不同的側重點。但是不管從什麼角度入手,都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都必須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我們黨九十多年來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之所以能夠順利實現突破,正是由於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實行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鄧小平同志將其稱為人民群眾的創造。這條歷史經驗今天仍然適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列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八項基本要求的第一條,再次強調了這條歷史經驗的重要地位。近年來,關於“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有過一番爭議。有人借口加強“頂層設計”,否定“摸著石頭過河”。這實際上也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背離。所謂“頂層設計”,是指改革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但是,絕不能因此否定中國改革的歷史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是一句俗語,其中包含著許多合理的內涵,包括問題導向、實踐第一、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等方面的內容,絕不能理解為無方向的瞎摸亂撞。我們的改革需要理論指導,但絕不能違反實踐第一的原則,搞脫離實際的主觀設計。改革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摸著石頭過河”也包含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大以后多次強調:“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統一的。要處理好“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兩者的關系。這些論述不僅體現了我們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也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這一根本工作路線。

中國夢包含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個方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人民幸福是其最終的落腳點。在當今中國,一方面,我們仍然面臨著趕超發達國家和反對霸權主義的歷史任務,仍然要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放在中國夢的首位﹔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要更加關注人民幸福,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和社會公平,使每個中國人的夢想盡早實現。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這就為我們當前的工作,為如何推進中國夢的實現,指明了突破的方向。我們要通過艱苦的努力,通過不斷深化改革,破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真正做到習近平同志所說的,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閆妍)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