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信訪將建立滿意度評價體系
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在江西、陝西、四川、重慶、天津等5省市,網友可以對領導郵箱的回復內容作出評價。對於重慶市的領導郵箱,未注冊的游客亦可發表評論。
對於領導信箱的反饋體系,不少省份的狀況不容樂觀。山東省信訪局工作人員坦言一直都沒有反饋體系,如果對答復意見不滿意,網友可以走信訪的復核復查程序。
湖北應城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坦言,目前,他們的市長信箱系統沒有反饋功能,“原來我們的系統裡面有,但現在自身的權力小了,權力在上級。我們沒有管理權,隻有辦理權。”
宿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的平台有一個督辦的機制,網友可以發表意見,滿不滿意、什麼理由,之后后台督辦、研究,如果沒有辦結,會再交給相關部門,直到辦結為止,“監察局也單成立了一個辦公室”。
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國新辦舉行了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張恩璽表示,下一步信訪制度改革將建立全國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受理、辦理和結果等重要環節通過網絡公開,實現信訪事項的“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
報道稱,國家將實行網上信訪受理制度,建立全國網上信訪受理平台,逐步把網上信訪作為主渠道。
在今年1月8日的全國信訪局長會議上,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也提出要大力推行網上信訪。
完善網上信訪的評價體系成為繞不過的話題。竹立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現在的一些政府政務平台,有“做個樣子”之嫌,從他接觸到的一些公民的反映來看,沒有解決實際問題。“技術工具能不能用好,關鍵還是在人。如果政府將其作為一件事來抓,群眾滿意度還是可以相當高的。”
馬懷德也認為,從國家近幾年的改革方向來看,更鼓勵公民進行網上信訪,“一方面可以免除信訪人的車馬勞頓,降低成本和負擔﹔另外也便於政府部門及時高效地去處理問題,也能更好地維護公共秩序,防止因信訪造成的失控”。
馬懷德坦言,目前我國還沒有完整的統一的網上信訪的考評體系,這要視各個地區情況而定,同時,也因為我國2013年才大規模推行網上信訪,要運行一段時間后,才能對比出各省(區、市)、各部門的回復效率及透明度,公民才能有相對客觀的評價。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通過的《廣東省信訪條例》對“公開”和“評價”已有所規定。條例明確,“國家機關應當將信訪事項的受理和辦理結果在網上信訪平台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同時規定,縣級以上國家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建立和完善網上督查、督辦和評價制度。
“‘神回復’多數情況屬於政府不負責任,比如政府讓群眾‘百度一下’。”馬懷德說,目前,很多政府部門可能還不適應網絡的回應,也沒有形成比較規范的回應體系。
不過,在他看來,部分網友也確實有訴求表達不准確的情況。
馬懷德認為,網上信訪系統對於政府部門不作為、緩作為、慢作為的行為應該有問責,對於這些情況,更多的還是要靠輿論監督,“即使沒有指引和制度要求,政府部門也都應該了解回應和互動的必要性,這是職責和義務,職責范圍內的要解決,范圍外的要告訴群眾找誰去解決。”(實習生 王景爍 記者 盧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