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觀察】公務員養老金並軌如何動“真格兒”?
【特別關注】專家解讀李克強總理記者招待會 “義無反顧”推進改革
【往期回顧】專家:京津冀一體化共贏 政治"副中心"不能泛化
其實是否高薪,主要體現在公務員平均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上。“如果把高於1:1作為一個標杆,可以發現,香港、新加坡等所謂‘高薪養廉’的國家和地區,其實並不是‘高薪公務員’﹔相反,俄羅斯卻成為一個公務員‘高薪’的國家,他們的收入是社會平均水平的2.3倍。”胡仙芝說。
中國政法大學郎佩娟教授認為,社會上對新加坡“高薪養廉”的說法是誤讀,誤認為新加坡公務員是高薪,其實主要是新加坡平均工資比較高,她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高薪養廉’要有一個正確的解讀,高薪養廉並不是單獨把公務員的薪金提得特別高,高到所有的平均工資之上。”【詳細】
根據國際經驗,我國仍處在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城鎮化釋放的發展潛力依然巨大,但傳統的城鎮化推進方式卻難以為繼。隨著勞動年齡人口供給的減少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不斷轉移,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力競爭的優勢逐步削弱,提升城市競爭力,需要從依靠擴大勞動力的數量向提高勞動力的質量轉變。我國人均資源佔有低,推進城鎮化的資源環境制約更加突出,提升城市競爭力,需要從依靠資源數量投入向提高使用效率轉變。城市內部形成的“新二元結構”矛盾日趨突出,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權”,需要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建立更加包容的社會融合機制。因此,城鎮化從速度型增長轉向質量型增長,是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隻有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才能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這是由中等收入社會邁向高收入社會的必要條件。【詳細】
翻閱此次論壇的日程安排,議題中有33處出現了“改革”字眼。“作為本輪改革中的最大變量,金融體系改革成為這次論壇的焦點,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亞洲國家,亟待通過不斷改革實現金融服務便利化。”楊希雨說。“亞洲國家的外貿依存度普遍較高,在對外開放和擴大內需過程中都遇到了金融體系滯后的瓶頸。”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院長姚望說。日前中國方面對金融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積極穩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規范發展債券市場、培育私募市場、推進期貨市場建設等。【詳細】
在談到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時,林毅夫認為要想讓一個貨幣在市場上交易的話,必然有的時候升值,有的時候貶值,否則大家都朝一個方向下注了。所以人民幣既可以升值,也可以貶值,這是一件好事。
在談到TPP時,林毅夫認為,現在環太平洋國家所有大國基本上以中國為貿易伙伴,所以中國必須參與到TPP討論當中。(編者注:TPP指的是《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英文是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是美國推動打造的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詳細】
所謂區域性定價策略,是企業要決定對於賣給不同地區(包括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顧客的某種產品,是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還是制定相同的價格。這和產品在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所產生的各種成本有關。在生產型企業的區域定價策略中,很容易判斷決定價格因素的成本有哪些,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的價格銷售是否有合理性。但類似中移動這樣的運營商,其產品並非實體,成本也不能按照傳統型生產企業進行分析,很難界定價格出現差異后,到底是歧視還是客觀現實。
價格歧視則是一種壟斷定價行為,是壟斷企業通過差別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定價策略。一旦賣方形成了壟斷,就很容易形成價格歧視。其表現形式是,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就同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對若干買主實行不同的售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