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專家學者解讀習近平在德國重要演講

孟虹:秉持“和平主義”理念,促進世界和諧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學者 孟虹

2014年03月31日08:0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孟虹指出,在題為“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的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三大不同角度全面闡述了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地秉持和平、和睦、和諧的“三和觀”,指出這一決策既是對熱愛和平的優秀華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是中國人民在歷經戰爭硝煙烽火痛苦中形成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保証依然是發展中大國的中國順利實現“新四化”目標對國內和國際環境的期望。目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習主席強調指出,和平崛起的中國不會稱霸和出現“國強必霸”的現象,而是將採取開放包容的心態,加強與外界的對話和溝通,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

孟虹認為,針對因不同歷史文化、國情和社會制度所產生的中西方不同觀念和交流方式,習主席也指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唯有坦誠相待,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地促進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他呼吁鑒於發展階段的不同,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西方社會應摒棄傲慢與偏見,避免繼續用傳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和評判中國,而是要學會用“客觀、歷史、多維”的眼光來觀察中國,進而認識和理解一個“全面、真實、立體”的現代新型華夏大國。在討論環節,他還一方面詳細詮釋了新政府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另一方面就中國如何處理好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問題,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四字理念,強調新政府將積極採取協商和對話的方式,妥善管控分歧和解決爭議,但也會吸取歷史教訓,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捍衛國家的正當合法權益。

今年是德國的“超級紀念年”,孟虹談到,不僅將迎來發源於德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和75周年,也將迎來讓人欣慰的“柏林牆”倒塌2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此次習近平主席選擇在德國發表“和平演說”,首先與德國認真吸取歷史教訓堅定不移地走和平之路有關。在過去的愈60年歷程中,聯邦德國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並憑借實施“通過接觸,以求改變”的新東方政策,最終在1990年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促使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拉上了帷幕,歐洲得以逐漸從中部重新走向統一。其次,德國與中國一樣,是一個擁有眾多周邊國家的經濟強國。如何處理好睦鄰友好關系,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德國的經驗值得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參考與借鑒。三是鑒於統一后的德國逐漸從原來的“文明大國”、“貿易強國”轉向“建構大國”,默克爾政府計劃未來在全球治理和促進地區與世界和平發展方面攜手中國發出更強音,也使得習主席更加重視與德國的合作和決定在位於歐洲中央的柏林闡述當今中國的“和平觀”與“發展觀”。

孟虹指出,此次出訪德國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的第一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續2009年11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德后的第二次德國之行。早在去年9月,習主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二十國峰會期間與默克爾總理會晤時,就已借用“牛頓三定律”准確地描述和展望了中德關系的未來發展特點,強調要保持合作慣性,提升合作加速度,減少反作用力,聚同化異,和而不同,共同發展。近日,默克爾領導下的大聯盟新政府順利通過了上任后的“百日考核期”。現在在春暖花開之際,習主席再次前往德國,通過與總統高克、總理默克爾、副總理加布裡爾、德國最大聯邦州州長克拉夫特會晤,在《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署名文章、在科爾伯基金會發表和平演說、在中德工商界晚宴上發表實現共同發展的講話,通過與默克爾總理發表聯合聲明和制定中德中長期行動綱要,促進雙方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和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推進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以及在杜塞爾多夫增設中國總領事館等措施,尤其是通過與在促進中德溝通與理解方面起著重要橋梁作用的德國漢學家和孔子學院師生進行交流,為未來十年的中德合作與發展指明了航向。

最后,孟虹認為,明年,中德兩國將在近年來的一系列雙邊文化交流活動的基礎上,聯合舉辦“創新合作年”活動。創新不僅限於技術和能力,而且更重在人的觀念和視野,這也是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歐洲向世界傳播的中國新政府的一大重要理念,習主席的演講無疑也為未來十年中德合作與發展指明了航向,帶去了春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