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皺“春水”——
職能轉變步伐越邁越大
放開用活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管住並用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公平競爭中煥發活力
過去一年,各級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放寬准入方面做“減法”的同時,在加強監管、服務社會方面做“加法”。目的就是放開用活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管住用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縱覽這一年的改革實踐,政府大刀闊斧進行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金限制,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等一系列舉措,使民間投資更加活躍。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民營個體企業登記數增加37%,帶動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社會投資和創業熱情開始迸發,政府職能轉變的成效不斷顯現。
在“放”的同時,“管”得更加科學。政府的工作重點已經轉到為市場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去年以來,不少部門和地方政府在放寬市場主體准入的同時,相應建立了嚴格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特別是利用“黑名單”制度,使一些違法企業不僅在商圈裡失去信譽,而且被凍結了申請貸款等商事行為,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違法成本。
當然,盡管轉變政府職能取得很大進展,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今年首次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依然探討行政體制改革,提出要繼續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細數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不難看出都是與“當頭炮”有關的配套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啟動后,與“寬進”相適應的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將同步推進﹔取消電力市場份額核定后,電力市場化改革相應提上議事日程﹔向地方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后,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正在推進……
相信隨著相關政策的持續發酵,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會繼續加快,這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宏觀管理方式的變化,中國經濟和社會也必將因此進一步釋放活力。(記者 朱磊)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