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
2、從局部陣痛到紅利覆蓋
改革總是伴隨陣痛。對於“營改增”而言,在最終覆蓋全部行業之前,難免致使交通運輸業等個別行業“受傷”,而這陣痛的緩解、消逝最終還要靠“營改增”全行業擴圍。
重慶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90%的業務都屬於“營改增”范圍。公司副總經理張仲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我們可抵扣的成本需要佔收入的45%,稅負才能和原來繳納營業稅時持平,目前很難達到。過路過橋費佔貨車成本的15%至20%,員工工資也是成本大頭,都不能抵扣。”張仲倫和他的同行都希望能加快步伐完善稅制,把上下游企業納入“營改增”,增加可抵扣的范圍。
“如果施工企業納入‘營改增’,我們可以通過漲價轉嫁成本。他們可以拿我們開出的增值稅發票抵扣,因此也就可以接受我們提價了。”張仲倫告訴記者。
從前期“營改增”試點情況看,部分交通運輸企業面臨稅負增加。面對可能出現的增負,這些企業該如何應對?
遼寧安吉聯合汽車物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俐俐說,公司為汽車生產企業提供倉儲配送服務。這次“營改增”,運輸業的增值稅稅率是11%,倉儲業作為物流輔助服務業增值稅稅率是6%,這兩塊業務,企業都有涉及。
“如果企業只是簡單地搞運輸,可能實際稅負就會增加,但如果業務向倉儲配送等服務延伸,企業的負擔就會有所下降。”劉俐俐說。
位於金山區的第四方物流服務平台——上海新躍物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曾在“營改增”上海試點的第一天,開出了全市首張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
2012年1月1日,“營改增”選擇在上海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簡稱“1+6”行業)先試先行。親歷“營改增”近兩年,公司總經理吳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們平台上集聚的以小微物流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稅負基本上都降低了﹔每月都有一些企業主動要求從‘小規模納稅人’升級為‘一般納稅人’,隻求在‘營改增’改革中嘗到更大甜頭。”
從上海邁向全國,這一場“營改增”試點帶來的改革紅利正逐步放大。在北京,截至2013年12月底,北京市共有“營改增”試點納稅人32.2萬戶。其中,現代服務業納稅人31萬戶,佔比96.1%。在遼寧,2013年8月至12月,試點納稅人(不含大連)整體減少稅收6.84億元。
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科研處處長楊亞琴指出,“營改增”改革的戰略意圖是要推動服務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營改增’的中性特征從制度層面解決了影響服務業發展的稅收瓶頸問題,對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深遠影響。同時,大幅度減稅效應促進了中小服務企業的發展,客觀上也提高了制造業的競爭力。”楊亞琴說。
3、調結構穩增長的助推器
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是江蘇鎮江一家知名的床上用品生產企業。“營改增”之后,鎮江市國稅局推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離,這對於堂皇集團來講,可以說是一次再度騰飛的良機。2012年度,企業增值稅稅負為4.95%。“營改增”之后,該企業增值稅稅負為2.84%,企業增值稅稅負下降近一半。從企業分離出來的分公司在2013年1月至11月收到財政扶持資金136萬元。
在鎮江,享受這種“營改增”結構性減稅政策紅利的並非堂皇集團一家。在“營改增”改革試點給企業減負的同時,鎮江市國稅局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的二三產分離,這一舉措推進了企業經濟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轉型。
“營改增”政策讓企業看到了新的發展點。堂皇集團於2013年8月26日將研發服務、信息系統服務、倉儲服務、裝卸搬運服務從總公司分離出來,成立研發和技術服務分公司,每年給企業帶來200萬元左右的效益。
在北京,一系列數據,也印証著“營改增”帶來的積極變化——
記者從北京市國稅局獲悉,2013年,北京市新增“營改增”試點納稅人11.6萬戶,9.1萬戶為新辦試點納稅人。從新辦試點納稅人行業分布看,8.9萬戶屬於現代服務業,集中於研發和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和鑒証咨詢服務三個領域,三者合計佔新辦試點納稅人的90.6%,充分體現出增值稅抵扣鏈條打通后形成的良好產業導向,吸引了更多資源向現代服務業集聚。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陶紀明指出,從長期看,“營改增”在降低企業稅負的同時會增加政府的稅收收入﹔此外,作為一項重大制度創新,“營改增”將產生包括推動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在內的諸多聯動波及效應。
“‘營改增’將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強有力的催化劑。”沈開艷指出,根據國務院部署,2014年繼續擴大試點領域,應通過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把“營改增”的效應發揮到最大。(記者 楊 亮)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