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奇:“鄉愁”九脈

2014年02月19日16:03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鄉愁”九脈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麼,鄉愁是游子對故鄉記憶的眷戀和思念,愁之所生者多元,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游子之愁﹔有“偶閑也作登樓望,萬戶千燈不是家”的民工之愁﹔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文人之愁,有“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的士大夫之愁,不論哪種愁,其源益出於異鄉的孤獨,思鄉的愁苦和歸鄉的尷尬。“鄉愁”其實是“城愁”,是從鄉間走到城市裡的那個群體在“愁鄉”,他們不光“愁鄉”,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鄉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鄉”而起,“鄉愁”的完整意義應當是“城鄉之愁”,概而言之,“愁”出九脈,陷入“回不去的鄉村、進不去的城”的困境。

  一愁被城市一元文化包裹。身居水泥森林之中,擁擠的空間、阻塞的交通、污濁的空氣、充耳的噪音,不勝其煩,不勝其擾,不勝其愁。城市人口的集聚,來自天南海北,每個人都承載著自己家鄉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到這裡,而這個陌生人社會需要的卻是用一元文化的模式來“化人”,讓所有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的人必須去掉家鄉味,用這個被格式化的標准改造自身,適者才能生存。這種單一的文化對於從熟人社會走來的群體而言,是呆板的、單調的、生硬的、冰冷的,失去了鄉村文化的多元、自由、和睦、溫情的特性。“家家包鐵欄,戶戶裝貓眼。電話聊千戶,不與鄰家言”,是城市人現實生活的寫照。這種由鄉而城的兩種文化沖撞,自然產生“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的況味。

  二愁“小橋流水人家”的故鄉風貌何以得見。“誰不說俺家鄉好”、“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這是中華民族融化在血液中的傳統文化。故鄉不論貧窮或富有,落后或發達,是自己可以罵一千遍也不許別人罵一句的地方,家鄉的顏色、家鄉的聲音、家鄉的味道、家鄉的情調、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鐫刻在每個人大腦的“硬盤”上,不管身居何處,常會觸景生情,常於夢中浮現,這是有著幾千年農耕文化的中國人有別於其他民族的一種特殊情感,下至黎民百姓,上到達官貴人,不論官多大、多富有,大體如是。劉邦雖然貴為天子,但也未能免俗,在當了十二年皇帝之后的公元前195年10月,回到故鄉沛縣住了20多天,天天大宴鄉鄰,並意氣風發地唱出了“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千古名句。每個從故鄉走出去的炎黃子孫,尤其身居鬧市者,思鄉念家自是情理之中,他們思念“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思念“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思念“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閑適,思念“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那些住膠囊公寓,蝸居如蟻族的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尤其愁腸百結,鄉情倍增。電視裡和各種媒體報道中“滅村運動”如火如荼,趕農民上樓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農村脫農”的謀劃一地比一地現代,似乎農村無農才算過癮了,那些人哪裡知道農業文明是與工業文明、城市文明並行不悖的文明形態,是人類文明的三大基本載體之一,農村一旦脫農,任何文明都將滅亡。“滅村運動”喊聲震天,異鄉游子心驚肉跳當屬自然。

  三愁承載幾千年文明的物質文化遺產的消逝。在意大利、希臘等歐盟諸國,幾千年的歷史遺存、文物古跡,保存完好者屢見不鮮,而在中國想找到明清時代的這類完整建筑已屬鳳毛麟角,更不要說宋元、唐漢、先秦了。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稱,近30年來有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其中半數以上是毀於拆遷。中國的村庄2000年時約有360萬個,到2010年的十年間,減少到270萬個,平均每天差不多要減少300個,全國31個省市區上報傳統村落11567個,首批入選的648個,其余不能入選的如靠地方保護,其命運難測。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尚且如此,那些零星分布於數以百萬計的村落中的古舊建筑、石雕、木雕、文物古跡、乃至衣著服飾更是可想而知,它們正遭受建設性的破壞、開發性的毀滅、商業旅游性的改造。有著幾千年文化藝術積累的民族傳統建筑得不到保護,卻不惜巨資建造“求高、求大、求怪、求奢華氣派”的荒誕建筑。2013年11月22日,“中國當代建筑設計發展戰略”高端論壇在南京召開,中國建筑界的高層官員、學者、設計者幾乎悉數到場,工程院院士沈祖炎以詳盡的數據“炮轟”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和央視大樓鋪張浪費驚人,應一票否決。有關媒體報道稱,在會議執行主席程泰寧的詞典裡,它們是“反建筑”的建筑,這情景世界罕見且極易傳染。此風近幾年正由城而鄉勁吹,全國8000多個超億元的村,有些建大高樓、大廣場、大雕塑的投資花費驚人。某名村的大樓與北京城的最高建筑一般高,都是328米,建造者不無幽默地稱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然會再蓋高些。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極其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本該很好地繼承保護,這才是有價值的文明產物。但在一些人的頭腦裡,一切都該推倒重來建新的,這樣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業績。我們有些干部如果到英國牛津劍橋去看看,可能會認為那裡沒有現代氣息,那麼多古舊建筑太丟臉,該拆掉重建。在這種荒謬邏輯指導下的中國物質文化遺產的命運,怎不令人發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