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三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客觀依據

季明

2014年02月13日13:2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也是在各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與選擇過程中確立的,它是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適應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要求,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價值理念,這一理念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問題。

一、現代社會中價值觀呈現復雜多樣態勢

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它們反映了社會多種多樣的文化傳統,人們多種多樣的生存條件、活動方式和利益等。在傳統社會,由於社會生活分化的不充分以及社會關系的狹隘,價值觀總體上具有一定的單調性和封閉性。在現代社會,隨著世界歷史的形成,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體系以及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價值觀的多樣性成為一個顯著的事實。

市場經濟作為現代社會一種主要的資源配置方式,孕育和生發出一些不同於自然經濟所要求的文化精神、價值觀念。作為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的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生活方式、組織形式、就業結構的多樣化,使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價值觀也呈現出復雜的多樣性的態勢。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人們價值觀的深刻變化,同時還使世界范圍內的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交流和競爭突出地擺在每個人的面前。原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價值觀被擠壓在同一個時空中,相互激蕩和碰撞,呈現出錯綜復雜的局面。

價值觀的多樣性必然引發和帶來價值觀的沖突。現代社會價值觀的沖突具有廣泛性和復雜性。它表現為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社會之間,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價值觀沖突。在效率與公平、自由與平等、利益與道義、環境價值與經濟價值等一系列重要問題上,不同主體常常得出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同一個主體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價值取向也往往呈現出多變性與矛盾性。這種矛盾和沖突實質上源於不同形態的價值觀,如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本土價值觀與外來價值觀、主導價值觀與非主導價值觀、宗教價值觀和世俗價值觀、精英價值觀與大眾價值觀等之間的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

價值追求越是多樣化越要強調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價值認同是價值主體通過價值認知、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等活動不斷改變自身價值結構,把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價值規范內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並外化為一定的價值行為的過程。面對現代社會不同價值的沖突,社會需要積極地進行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引領社會思潮,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社會利益關系造成了現實社會中價值主體的多元。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形成於多樣化的社會環境,帶有社會的影響、時代的烙印,因此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價值追求越是多樣化,越要強調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在此過程中,既要提倡核心價值觀、弘揚主導價值取向,又要抑制落后價值觀、反對腐朽價值取向,為人們價值選擇指明方向、提供價值判斷基准、營造濃厚積極的文化氛圍。要引導干部群眾把本職崗位作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平台,促進價值認同由認知認同、情感認同發展升華為行為認同,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內化為精神支柱,外化為自覺行為,轉化為提高政治覺悟和能力素質、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行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