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蔡玉勝:以市場化改革推動新型城鄉關系的建構

蔡玉勝

2014年02月10日10:56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原標題:以市場化改革推動新型城鄉關系的建構

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國逐漸形成了城鄉雙軌制市場。這種基於穩定性造成的城鄉要素交換不平等,導致農村資源長期單向流出,對農村發展造成巨大影響。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意味著長期存在的雙軌制市場將逐步被城鄉統一的市場替代,而公共資源配置中重視城市輕視農村的傾向也將得到根本性改變。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作為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先導,在經過多年爭論后,終於進入到實質性改革階段。讓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進入市場,與國有建設用地享有平等權益,實現“同地同權同價”,打破土地市場的二元結構和剪刀差,有利於形成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的土地價格形成機制,大大提升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推進要素平等交換,還需要在農村征地補償問題上,糾正靠犧牲農民利益來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做法﹔在農村金融發展上,建立農村資本循環體系和自我發展機制,防止“金融失血”﹔在身份待遇上推動城鄉勞動力同工同酬同保,逐步實現同城同待遇。

實現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首先,需要補齊對“三農”的歷史欠賬,建立保障水平與財政支出增速、經濟發展速度挂鉤的增長機制,把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讓農村的學校、醫院等盡快接近城市水平,構筑城鄉同步發展的基礎平台。其次,需要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通過幫扶、信息技術等手段,推動城市優質資源向農村延伸,促進農村共享城市優質公共資源。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制度銜接,標准一體。此外,還要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建設,加大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

4 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

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當前我國的土地城鎮化明顯快於人口城鎮化,應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資源環境承載水平為支撐,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勞動力轉移和人口聚集統一,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四化融合”。在城鎮化的層次銜接上,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在城市內部,要逐步破除城鄉戶籍制度的阻礙,扎實推動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安居樂業,實現進城農民工真正市民化﹔在城鄉之間,要進一步填平公共服務鴻溝,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逐步消除城鄉區域壁壘。在城鎮化管理體制和水平上,積極探索適合流動人口管理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權利,探索基層社區負責,權利下沉的社會管理體制。

總之,以市場化改革系統推動“四位一體”新型城鄉關系的建構,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基本條件,通過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和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等領域的深化改革,必將推動創造財富的社會源泉充分涌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向新水平。

(作者系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所所長、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