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秦春華:教育絕不只是學校的事

2014年01月28日10: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教育絕不只是學校的事

又到春節,想起去年春節的兩件事。一是帶女兒去香港看望朋友。朋友的小女兒小雅有一個玩具,女兒很喜歡,臨走的時候,朋友就讓小雅把它送給了女兒——她經常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所以我們沒有拒絕她的好意。

第二天,兩家人在一起逛街。朋友告訴我,昨晚我們走了以后,小雅對媽媽說,請轉告阿姨,那個玩具的說明書要求,隻能讓三歲以上的孩子玩,不知道我們的女兒到三歲了沒有。我告訴已經四歲的小雅,我們很感謝她的提醒,妹妹還有幾個月就到三歲了,我們不會讓她三歲之前玩的。小雅很認真地說,那我就放心了。

春節期間,香港的商場中央陳設了許多好玩的雕塑,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卡通人物。很多小朋友爬上去玩,還擺出各種姿勢讓家長拍照。女兒見到了也要爬上去玩。小雅對她說,你不能去玩。看到了嗎?雕塑底下有一塊牌子,上面寫得很清楚:請勿攀爬。女兒很聽話,就不再提要求了。看到我臉上驚奇的表情,朋友告訴我,那些在上面玩的孩子一定都是“大陸客”——也許她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稱謂帶給我的感受——香港的小朋友都很守規矩,無論多大年齡,隻要看到“請勿攀爬”的標牌是一定不會上去玩的。

第二件事是晚上回到酒店上網,看到一條“6名中國乘客鬧事,荷蘭航空機長拒飛”的新聞。報道說,荷蘭航空KL898航班頭等艙內,有6名中國乘客晚到,整個航班就等他們登機。起飛前他們又堅決不系安全帶,拒絕關閉手機,還和機長以及空姐大聲喊叫,言辭中帶有辱罵字眼。機長因此拒絕起飛。

乘坐飛機要系安全帶,關閉手機和電子設備,這是起碼的常識,也是起飛前空乘人員反復強調的規矩,並有《航空安全法》作為保障。乘坐頭等艙的6名乘客不遵守這些規定,不僅僅是讓中國人丟了臉,也讓我們反思,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中國人是否已經具備了與之相匹配的文化素養?當中國日益朝著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努力前進的時候,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教育、科技、文化和思想准備?

道德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被邊緣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舉世矚目,但在許多境外人士看來,迅速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除了錢多之外,其他方面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去年以來,每到一個地方,當地人的第一句話是感嘆中國人真有錢,第二句話就是問我們:“北京的霧霾怎麼樣了?”他們對中國人的感覺很復雜。一方面,羨慕中國人有錢,歡迎中國人去消費﹔另一方面,又不太瞧得起中國人,甚至有鄙夷之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國人不守規矩。

中國人是不太守規矩。對於很多人來說,規矩往往是一紙空文,可以視而不見。規矩的制定比較隨意,遵守起來也就不怎麼嚴格。許多規矩是針對大多數人的,對於少數人而言,就可以突破,可以特事特辦。沒有關系時是規矩,有關系時就不是規矩。很多人的心裡,並沒有做人的一條底線,不太清楚是非的界限在哪裡。他們不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什麼事無論如何都不能做。中國人和西方人的一個很大的區別是:西方人遇到一件事時,首先問自己該不該做﹔中國人遇到一件事時,首先問有沒有人看見。沒人看見就敢做,有人看見就不敢做。我們缺乏基本的敬畏感。

這種心態固然和民族文化有關。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官僚統治,使“人治”的傳統根深蒂固,“法治”的意識極為淡漠。“人治”的特點是不受規矩的限制,完全依賴長官意志,皇帝說的話就是“金口玉言”﹔“法治”的特點是一切都要依照規矩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總統也要受法律約束。另一方面,這種心態也和當前的基礎教育有關。由於大一統的高考招生錄取模式的“指揮棒”效應,整個中學基礎教育的核心就是圍繞考試而進行的重復性訓練。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凡是高考考的就訓練,凡是高考不考的就統統不做,最多只是做做樣子,應付上級領導的視察。由於道德、誠信等非智力因素在大規模標准化考試中根本無法考察,因此道德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領域裡越來越被邊緣化——隻要學生的考試成績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