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適度規模:讓農業經營有效益
實踐探路——
智能化育秧工廠每天“生產”10000盤秧苗﹔1200畝稻田,高速插秧機三五天便可完工﹔水稻使用養豬場的有機肥料,還“加餐”納米硒營養餐劑﹔收獲時節,聯合收割機、烘干機等現代化機械齊上陣……這幅激動人心的現代農業生產圖景,不是在歐美,而是在江蘇太倉的合作農場。
“農場人均種地60畝、人均純收入3.5萬元,灌溉用水和農藥化肥分別節約50%、10%,畝產水稻烘干量1100斤,經濟效益增長30%以上。”城廂鎮東林村黨委書記蘇齊芳報出的這組數字,反映出太倉發展規模農業經營的效益。
當前,我國農民純收入中來自農業的比重正在明顯下降,農業在相當多的農戶那裡已經只是收入增長中的“副業”,“怎麼種地”的問題已難以回避,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呼之欲出。
農業部數據顯示,北方一年兩熟地區戶均耕種50畝至60畝、南方一年一熟地區戶均耕種100畝至120畝,就有規模效益。然而,我國人多地少,絕大多數農戶承包經營的耕地規模細小且高度分散,生產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為了增加收入,多數農民不得不外出務工或從事非農產業,收入中來自農業的比重在不斷下降。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指出,2012年全國農民人均7917元的純收入中,來自耕地經營的比重僅佔26.6%。種地,對於相當多數的農戶而言,正在變成“雞肋”。
陳錫文表示,從我國具體國情出發推進耕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和在家庭經營基礎上推進農業經營體系的創新已經刻不容緩。
對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據有關部門統計,到2012年底,全國經營耕地面積在5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已達287.5萬戶﹔其中,家庭農場87.7萬戶,年收益18.47萬元,均明顯高於普通承包農戶。目前,全國農業公益性服務機構達到15.2萬個,經營性服務組織超過100萬個,涵蓋了農業生產各環節。
專家表示,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把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特長發揮出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這個“度”怎麼把握,依然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專家建議,未來,農戶家庭經營要向採取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同時,要逐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農業經營服務體系。
3、新型農民:讓農業生產職業化
嚴峻現實——
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我國農業從業人員近三分之一年齡已超過50歲,其所佔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44個百分點。當前,農業勞動力呈現老齡化、女性化和低教育水平化,同時,種地的吸引力在下降。將來農村“誰來種地”已成為繞不過的緊迫問題。
統計顯示,2012年底,全國農村外出務工經商勞動力已超過2.63億人,他們當中40歲以下的佔60%,平均年齡37歲。這些人從鄉村流向城市后,傳統村落開始萎縮,出現了“空心化”現象。有人戲稱現在農村是“386199”部隊,“38”指婦女,“61”指兒童,“99”指老年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說,386199部隊支撐不了現代農業,更支撐不了13億人的飯碗。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正是破局的關鍵。
“與傳統農民不同的是,新型職業農民除了是生產者,還是投資者、經營者、決策者,同時也是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承擔者。”張曉山說,要加大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力度,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讓更多大中專院校特別是農業院校畢業生扎根農村。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建立專門政策機制,構建職業農民隊伍,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人力基礎和保障。
“要想引導合格的農村勞動力成為職業農民,還要為其創造優惠的發展環境,要通過增加種糧補貼、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完善社會管理和農村金融體系,確保他們的收入要高於外出打工,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地留在農村發展。”張曉山說。(記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