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守英:中國的農業轉型與政策選擇

2014年01月14日11:13   

[摘 要] 如何在城鎮化過半以后,制定相適應的農業發展戰略,正確認識農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共榮,是新階段農業政策面臨的重大選擇。結構變革不僅帶來農業發展模式轉變,而且帶來農村人地關系變化和要素相對價格變化,農地的經濟重要性處於下降,農民對土地的觀念在悄悄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也在誘發和推動農業經營制度的變遷。

[關鍵詞] 農業轉型﹔農業經營制度﹔政策選擇

伴隨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國的農業份額大幅下降,農業投入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農業發展方式出現根本改變。在農業發展模式變革的同時,農業經營制度和相關制度安排也在發生急速變革,土地流轉加快,經營規模在適度擴大,經營主體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前提下呈現多元化格局,農民專業合作進入歷史新階段,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基礎。如何在城鎮化過半以后,制定相適應的農業發展戰略,正確認識農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共榮,是新階段農業政策面臨的重大選擇。

一、中國農業轉型的主要特征

縱觀世界各國經驗,農業份額下降至10%左右以后,農業發展會出現重大轉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升速度加快,與非農產勞動生產率的差距縮小,務農者收入增長顯著快於務工收入增長,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作用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增強,各國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成為普遍的政策取向。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的農業正處於重大轉型,主要表現為:

第一,農業份額下降到現代化轉折點。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國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和就業份額“雙降”趨勢明顯,農業產值份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1年的10%,年平均下降速度約為0.6%。農業就業份額從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1年的34.8%,年平均下降速度超過1個百分點。2003年以來,農業產值和就業份額下降速度進一步加快,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別為2.99%和1.8%。

第二,農戶對農業經營收入依賴下降。隨著農民外出打工數量增加,農戶收入構成發生重大變化。工資性收入比例大幅上升,家庭經營收入比例不斷下降。1990-2012年,農戶家庭經營收入從82.4%下降到44.6%,工資性收入從不足15%上漲到43.6%。在家庭經營收入中,農業收入佔比持續下降,近10年間下降了10%以上。

第三,農業投入方式發生重大變化。長期以來,由於人多地少,中國農業主要依靠增加勞動投入和農藥、化肥等現代投入來提高單位土地產出。隨著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大規模轉移、從事農業勞動力人數減少和整個農村人口絕對量減少,農業與非農產業在勞動力爭多上的比較劣勢盡顯。在結構高速變革背景下,中國農業投入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農作物用工成本上升、用工數較少。家庭用工價與雇工工價均出現明顯增長,且雇工工價近10年的增速很快,從1999年的14.05元/日增長到2009年的53.09元/日,增長近4倍。家庭用工價折算也從1999年的9.5元/日增長到2009年的24.8元/日,增長了2倍多。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間,主要作物的家庭用工核算總費用呈直線上升。勞動力稀缺程度提高,勞動用工成本上升,農戶在進行勞動力配置時,普遍採取減少農作物用工投入的策略,致使農作物用工量大大下降。

另一方面,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與機械投入巨增。2003年以來,全國農用機械總動力保持年均6%的高速增長。全國各種主要農業機械擁有量增長迅速。2000-2010年間,全國的大中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具分別增長302%和338%﹔小型拖拉機增長41.2%﹔農用排灌動力機械增長41%﹔聯合收割機增長274%﹔播種機增長98%﹔水稻插秧機增長567%﹔機動脫粒機增長16%﹔節水灌溉類機械增長58%﹔農用水泵增長29%﹔農用運輸車增長75%。中國農業投入方式已經和正在從以勞動投入為主的方式向以機械投入為主的方式轉型。

第四,農業發展模式發生歷史性轉變。過密人口與土地的緊張關系一直是決定中國農業發展模式的重要因素。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盡管集體所有制實現了以生產隊為單位的更大經營規模,但是由於農村人口被禁錮於土地的局面沒有改變,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進一步加重,人地比率進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規模從1949年的4畝下降到1981年不足2.14畝土地。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人口增長和農村人口基數過大、農村工業化吸納勞動力能力有限,中國農村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格局也沒有發生改變。由於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和農業勞動富余、資本短缺決定的要素相對價格,中國農業發展模式一直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人口總量和增速持續減慢,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加速,農村人地關系得到緩解。1995-2009年,人口規模增加10.2%,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0.55‰降到5.05‰。自2003年以來,人地比例逐年上升,分別從2003年的1.96畝/人上升到2009年2.26畝/人。與人口增長模式改變引發的人地關系緩解相比,農村勞動力的跨區域流動對農地經營規模的影響更為顯著。農業勞動力總量從1996年的3.17億下降到2009年的2.59億。隨著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到非農部門就業,農地經營規模進入逐漸擴大時期,在勞均耕地規模上,按農業勞動力計算的勞均耕地面積從2004年的5.97畝/人增加到2009年的7.05畝/人。

新世紀以來,農戶經營規模的適度擴大,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農業投入方面機械對勞動的大量替代,農業發展模式正在向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的模式轉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盡管中國農業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都有明顯增長,但兩者增長趨勢差異很大:1994-2002年間,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分別為0.62%和4.10%﹔2003-2011年間,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分別為3.17%和9.71%。

(作者為:劉守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