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希光:大數據時代的輿情研判和輿論引導

2014年01月14日08:50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二、大數據時代的輿論宣傳

但是,研究人員在研究了谷歌、推特、百度、騰訊、新浪等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媒體后,開始預言大數據帶給人類的危害:不會自我刪除有害、仇視、無用、虛假信息和個人隱私的信息。 虛假、仇視和個人隱私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聚集大量的信息和人群。如果有害的、仇視的和虛假的信息聚集得愈來愈多,大數據制造的人類大腦空間會帶來一種世界末日的恐懼。牛津大學互聯網學院網絡治理與管理教授肖恩博格在其不久前出版的《刪除》一書中指出,大數據讓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但是大數據同時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例如,各類搜索引擎、社交媒體誣蔑他人的信息會永久性地留在那裡。騰訊、谷歌、百度會記住我們搜索任何信息的內容、時間和地點。搜索引擎會記住你的那些你個人認為最好永遠被遺忘的東西 —— 媒體斷章取義報道的你的談話、電腦合成的你的不雅照片和視頻,這些虛假的內容和圖像就如同你身上的紋身一樣永遠地把你留在大數據裡了。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無邊無際的時空裡:無網絡盡頭的點擊、無時間盡頭的翻頁、無邊界盡頭的信息聚集,越來越多的無用信息淹沒相關信息,越來越遠離自身真實需求的閱讀。

2013年暑假,我帶著學生,來到印度洋的一個海島上,在無手機和網絡信號的地方,聽世界著名傳播大師Miles Young講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他說,“如果你被手機和網絡媒體利用,你就成了白痴。”

在網絡上、在微博裡看到溫州動車事故大照片和200多萬條圍攻高鐵的微博,是什麼感覺?多數人這時想到的是:乘坐動車的風險太大!而沒有想到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在這種時刻,很少有官員或記者有一種強大的內定力,不被這種具有強大的新聞價值、高情感的事件左右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更多的是跟隨著高情感的故事去激動地發泄,而不是去冷靜思考。科學家與媒體對風險的不同評估。科學家用數學模型和概率評估風險,媒體對風險判斷基於新聞價值判斷,而不是科學判斷。天天發生的事情不是新聞,極少發生的事情成了大新聞。每年近十萬人死在公路上不是新聞,而每年死在鐵路上的十幾個人就是天大的新聞。2011年7月22日“信陽大巴失火事故”死亡41人,但是在百度的新聞網頁搜索中,隻顯示了19條搜索結果。而第二天發生的溫州動車死亡39人的事故,在百度的新聞網頁搜索中,出現了116萬條新聞。

經過上面這一番分析,我們想想看,過去十年裡,哪一條網上熱炒的新聞讓你變得聰明?你是希望理性認知世界?還是感性認知世界?

超過全國人口半數的人使用移動通訊設備,其中很多人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微博、查微信。這些人無論乘車、上班、上課、開會、吃飯、喝茶、聊天,每四分鐘低一下頭,一天要低頭兩百次,都是在轉入“雲端”去獲取第一時間的新聞。

處在雲端、靠大數據舞台支撐的社交媒體呈現給我們的內容越來越與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相關。媒體和網絡認為新聞的價值在於“新”,而不在於這條新聞對你個人的生活、職業、工作、教育、住房、看病、養老、收入等的“相關性”。多數社交媒體和網絡的消費者在看新聞事件時,看不到這條新聞與自己的“無關性”。他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事件的“新鮮性”、“趣味性”。媒體和網絡機構的口號是,讓你第一時間獲得新聞。好像你如果比別人早在媒體上看到這條新聞,你就比別人優秀和幸福。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問一問自己:我有必要第一時間看到這條新聞嗎?第一個看到這條新聞的讀者比最后一個看到這條新聞的讀者真的更幸福嗎?有人說,如果你不看新聞,你就會與現實輿情和主流社會脫節。但是,今天的越來越備受關注的網絡輿情,更多的是媒體上的詭辯家和輿論領袖煽動烏合之眾,為了某種個人的目的制造出來的。今天的輿情更多地依存於影星式的學者、影星式的記者、影星式的商人和影星式的政客為中心的偽輿情。正像美國哲學家埃裡克•霍弗所描繪的,“一個國家最不活躍的人群,為佔大多數的中間層次。他們是在城市工作和在鄉間務農的正派老百姓,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受分據社會光譜兩頭的少數人——最優秀的人和最低劣的人所左右。”

在網上看社交媒體新聞,有點像得了白內障,失去大部分視野,隻保留中央視力,隻專注一件事,忽略了一個意義重大的趨勢。隻關注社交媒體的人,觀點會非常狹隘,大腦集中在一個單一的想法、意見等,排除不同觀點。社交媒體轟炸性地重復那些受眾無能為力的新聞,受眾越來越感覺被網絡牽著走。我們一直這樣被動地被網絡牽著鼻子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們對社會產生了悲觀的、麻木的、玩世不恭的和宿命論的世界觀。我們最終患上了一種心理學上的抑郁症“習得性無助”,在看到網絡對某件事的轟炸性報道后,會產生無助感,通常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將個人投射到問題上,針對問題來內化自己﹔認為問題是普遍的,影響了生活中每個層面﹔認為問題是永恆的,不可能被改變。

社交網絡媒體上的新聞好像是專門用來擾亂你的思考,不斷用短時記憶把你的長期記憶偷走。人類有兩種記憶力:長期記憶和短時記憶。長期記憶儲存著無限的信息,短時記憶是瞬間即逝的信息片段。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期記憶要經過一個瓶塞,如果你要提高對事物的理解力,你必須進入長期記憶。但是,片段化的、瞬間社交網絡新聞阻礙你進入長期記憶的通道,就像一部隻有內存、沒有硬盤的電腦,讓人無法全面地、歷史地、完整地、准確地把握一件事、一個人。

新聞傳播的信息多是短時記憶,是今天或近期剛剛發生的瞬間的孤立事件,經過媒體聚焦、放大、炒作,變成了一件網上人人傳播的關於一個人的真實事件。大數據的挖掘和輿情研判是關於一個人、一件事的完整畫面和全部事實,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媒體主觀選擇的。准確完整的科學判斷比夸張和主觀選擇的輿情判斷更重要。

運用大數據研判和預測社會輿情,必須堅持客觀性和價值中立。價值中立是在大數據研究中不讓學者的價值偏好對輿情的分析與結論產生影響。但當前,要防止某些部門和輿情公司呈送給黨政有關部門的輿情報告往往刻意選取某些數據、剔除另一些數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