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報道(未來網)

仔仔:一位行走在打拐路上的俠客

記者 徐淑賢

2014年01月10日14: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打拐路上,有溫暖也有委屈

2009年8月4日,互聯網上的一則“賣孩子”的帖子,引起了仔仔的關注。最開始的時候,嫌疑人“不如歸去”要價15萬,雙方最開始說交易地點廈門,但狡黠的犯罪嫌疑人上飛機之前改交易地點為福建漳州。2009年8月12日中午13時,仔仔到達漳州之后,馬上與當地公安機關取得了聯系,對於仔仔的反饋,當地公安部門雖是半信半疑,但還是安排刑警迅速在交易地點進行布控。“之前民間打拐還比較少,所以對我的話產生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個普通人怎麼會獲得這麼詳細的信息?”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犯罪嫌疑人一直以各種借口與仔仔在電話中周旋,卻始終沒有現身。

到下午四點,警察大部分撤走了,“警察原本就不太相信我,嫌疑人不出現,最后他們都走了,隻剩下兩名警察留守”。

“我當時是從廣州趕去的,心裡特別委屈,但隻有我了解情況,所以一直堅持抓到人販子。”

最后在漳州的一個賓館裡面,警方當場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這個隻有兩個多月的嬰兒。

經過公安部門審問,這兩個人販子是從別人手裡買來的孩子,至今,也沒有找到孩子的父母。后來孩子被警方安置到一個家庭裡面寄養。

遇到這種問題,也是讓仔仔比較頭疼的,時間長了,難免也會聽到一些抱怨。

“當地公安機關埋怨的更多的是制度不完善,孩子被解救后,短期內找不到親生父母,那麼這些責任就會落到公安機關的身上。他們也會跟我吐槽幾句,這個我都理解。按照法律規定,孩子被公安機關解救后,假如在短期內沒有找到親生父母的話,按照程序是由當地民政部門安置在當地的福利院代養,如果福利院不願收,民政、婦聯沒有跟進,或者不願配合的話,就會給公安機關有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時公安就會想一些法律之外的辦法,有的民警隻好自己帶回家暫時撫養,這的確是個問題。”

能夠順利解救還是比較幸運的,但是有時候即使事實確鑿,卻也未必能夠解救成功。

今年9月份,仔仔接到線索舉報,了解到江西上饒鉛山縣有被拐賣的兒童,隨即帶著廣東的家長趕過去。仔仔和家長先去看了一下,基本確認孩子正是被拐賣的兒童。但當他們帶著警察過去的時候,孩子已經被轉移了。

警察隻好帶著仔仔一行回到離村子不遠的派出所,但不出一會,村民就帶人拿著家伙把同去採訪報道的媒體的車給砸了,輪胎的氣也放了。而且威脅他們:出來的話要打死他們。當地警察從晚上7點勸到凌晨1點,才把當地村民勸離。對這種情況,當地警方表示隻能決定再想其他辦法。

“若是開價,我想你找錯人了”

仔仔近期在關注黑中介販賣幼兒戶口的現象,他調查並掌握了一部分黑中介違法的証據。

前幾天,仔仔調查過的江蘇贛榆一黑中介趕到上海,用反映拐賣兒童線索的借口將仔仔騙出,讓他撤銷對該中介的責任追究,並讓他“開價”,仔仔對他說:“若是開價,我想你找錯人了”,並勸他主動站出來自首。最后,黑中介惱羞成怒:那我們就一起死吧!仔仔告訴他並非自己一人前來,對方才作罷。

仔仔告訴記者,以前也有沒被抓住的人販子也會打電話發信息進行恐嚇威脅,“他們會通過這些來滿足自己的犯罪心理。”有一次,仔仔在廣州收到了人販子快遞來的子彈殼,仔仔告訴記者,家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住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