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網記者 普燕
羅清屏參與投資了北京園博園台灣園,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圖為台灣吳伯雄為台灣園題字。(中國台灣網 馬小璇 攝)
做企業,也是做文化
談起在大陸十多年的創業經歷,羅清屏有很多感慨。縱有好的理念、廣闊的市場,但在創業初期,因著與台灣不同的法制、人文理念,羅清屏遇到了不少挫折。
技術可以從台灣帶過來,經驗可以交流學習,但是在人員培養方面,很是讓羅清屏感到頭疼:“人員培養需要很長時間,大陸地域廣闊,人員流動性強,尤其像我們這樣的工廠,人員流動更頻繁了。”
對於時下年輕人頻繁跳槽的現象,他十分不贊同。他認為,年輕人為了多一點點薪資而頻繁跳槽,是不明智的,員工應該與企業一起成長,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提高才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資本。
要如何留住人才,留住有經驗的員工,羅清屏想了很多辦法。“我比較認同從人文關懷上入手,除了盡力提供好的工作、住宿條件和合理的待遇外,也會努力讓員工理解和認同公司的文化和理念。”他認為,公司與員工之間,除了聘用、利益關系外,情感的締結和理念的趨同,是維系員工與公司長久發展的一個有益手段。為此,“豆豆廚”每年都會組織基層員工出去旅游、參觀展覽活動等等,幫助員工成長。
在北京園博園開園期間,羅清屏給每個員工都發了一張門票,讓他們去參觀瀏覽,開拓視野。他尤其推薦員工去台灣園體驗,全方位了解台灣的風土人情、文化美食,這從某種程度上,也會對台灣價值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羅清屏有些自嘲的稱,在員工眼裡,自己就是個嚴格的大家長,管吃管住,還要管生活習慣,“我規定他們不能在公司隨便吐痰、亂丟垃圾等,他們可能覺得我管得太多,但是人在社會上不只是一個個體存在,他要影響到周圍的人。如果一個人有很好的素養,會影響到他的家人、他的朋友。”讓員工能工作得安心、放心,羅清屏是用一種做文化的心態在做一個企業。值得欣慰的是,他的這種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員工的認可。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