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深度解讀·IN-DEPTH

以色列的大屠殺教育

2014年01月06日09:3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以色列的大屠殺教育

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的紀念牆。

二戰期間,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均飽嘗了戰患痛苦,在人員、物資與文化傳統方面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造成了難以治愈的心理創傷。戰后數十年間,兩個民族採取不同方式,將戰爭創傷逐漸鐫刻在民族記憶之中。

大屠殺和以色列基礎教育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教育學院2007-2009年就全國范圍內基礎學校大屠殺教育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大屠殺在以色列國家教育體系中佔據著核心地位。77%的學生和96%的老師稱大屠殺對其世界觀產生了重要影響。94%的學生熱衷於探討大屠殺記憶,83%的學生有興趣學到更多的關於大屠殺歷史的知識。85%的老師認為大屠殺(Shoah)是全人類的悲劇,而不只是猶太人的悲劇。

以色列的大屠殺教育注重把正式教學(主要是歷史課教學)與非正式教學(儀式、田野調查等)結合起來。約80%的老師採用這種方式,隻有20%的老師採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隻教授知識)。大約66%的老師在教學中把講座、集體項目與作品融為一體。學校無疑是進行大屠殺教育的最重要場所。當然,有些年輕人通過朋友和家人的講述對大屠殺歷史有所了解,但內容比較局限。逾半數老師在近年接受過從事大屠殺教育的專門訓練,近80%的老師在某一具體場所接受過課程培訓。學生們除上課外,還在學校的組織下,參加各種大屠殺紀念儀式(比例佔95%),出席關於大屠殺的演出、講座,參觀大屠殺紀念館和其他紀念場所,等等。在所有的活動中,學生們認為最為有效最有價值的教育方式便是參加主要由以色列教育部組織的“生存者之旅”,前去波蘭大屠殺的發生地聆聽大屠殺幸存者見証歷史。

以色列—波蘭:生存者之旅

“生存者之旅”是一個始於1988年的年度教育項目,主要是組織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些科研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代表前往波蘭,探尋大屠殺歷史遺跡。活動一般安排在每年三、四月間猶太人的逾越節(猶太人紀念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一個傳統節日)之后,為期兩周。在大屠殺紀念日那天活動達到高潮,成千上萬的“生存者之旅”成員默默地從奧斯維辛走向波克瑙——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集中營。生存者徒步行進與戰時受難者在這條路上歷經的死亡之旅形成強烈對照,借此紀念二戰期間的所有遇難者。許多“生存者之旅”的成員在參加完波蘭的紀念活動后,前去以色列參加以色列陣亡戰士紀念日和“獨立日”。

以色列教育部十分重視組織年度一次的“生存者之旅”活動。早在活動舉行的一段時間之前,就要在各個學校進行人員選拔。舉例而言,在我當時攻讀博士學位的本-古裡安大學,選拔工作主要由學生會負責,學生們預先提出申請,學生會負責人進行面試,當選者多為大屠殺幸存者的后裔,他們一般能夠獲得某項基金資助,但資助名額非常有限。我2002年在本-古裡安大學之所以獲得參加“生存者之旅”的機會,皆因當時正從事《希伯來文學與中國文學反映二戰災難比較研究》的博士論文研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