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余秋雨:我的文化山河

2013年12月30日08:10   來源:黨建

●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一直盤桓在我心中。

●是天地,給了我們生存基座,因此也給了我們文化基座。

●中華文化擁有三條最大的天地之線,那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

的基本經緯。

唐山大地震發生時,我正潛逃到家鄉的一座山上研讀中華文化經典。因地震,我聯想到了祖先遇到天災時創建的“補天”、“填海”、“追日”、“奔月”等等神話,一下子摸到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

從此,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一直盤桓在我心中。

后來,我也以通行的學術方式研究了世界上14個國家在哲學、美學、藝術學上的種種成就並寫成了好幾本書,但很快就轉回到了我的學術原點:隻從文化人類學、歷史地理學的視角,來探詢中國文化的生存狀態。所有的探詢都依附著一條極不安全的生存底線,因此,始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正是為了這種探詢,我在二十幾年前便辭去一切職位孤身投入曠野。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A

那麼,就讓我們簡單掃描一下中華文化的生存狀態。

地球,這個在銀河系中幾乎找也找不到的小顆粒,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陸地。在一塊塊陸地中,最大的一塊是歐亞陸地。在這塊陸地東邊,有一個山隔海圍的所在,那就是中國。

中國這地方,東部是大海,西北部是沙漠,從西到西南,則是高原。光這麼說還顯得平常,因此,必須立即說明,大海是太平洋,沙漠不止一個都很大,而高原則是世界屋脊。那就是說,這是一片被嚴嚴實實“封”住了的土地。

在古代,那樣的海是無法橫渡的,那樣的山是沒人攀越的,那樣的沙漠是難於穿行的。結果,這地方就產生了一種“隔絕機制”。幸虧,它地盤不小,有很多山,很多河,很多平原,很多沼澤。人們安於一隅,傍水而居,男耕女織、春種秋收,這就是多數中國人的生存狀態。

這種生存狀態又被說成“靠天吃飯”。一個“天”字,就包括了氣溫、氣候、降水量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自然災害。

“天”怎麼樣?從中國最近的五千年來說,開頭一直溫暖,延續到殷商。西周冷了,到春秋、戰國回暖,秦漢也比較暖。三國漸冷,西晉、東晉很冷。南北朝又回暖,暖到隋、唐、五代。北宋后期降溫,南宋很冷,近元又暖。明、清兩代,都比較冷,直到民國,溫度上去一點,也不多。

氣候的溫度,或多或少也變成了歷史的溫度。我在《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著)上找到一幅氣溫變化曲線圖,據注釋,此圖採自於《中國文化地理》(王會昌著)。這幅曲線圖把氣溫和朝代連在一起,讓人聯想起一次次無奈遷徙,一次次草衰風狂,一次次生態戰爭,一次次荒野開拓,一次次炊煙新起……我對著這幅曲線圖,看了很久很久。

我相信,不管說大說小,生態原因都是歷史的第一手指。即便從最小的角度看,那一些著名戰爭的勝敗,其實都與歷史學家所強調的將士多寡、君主賢愚、帷幄謀略關系不大。根據傳說資料,黃帝能夠戰勝蚩尤,主要是氣候原因。說近一點,諸葛亮的最大亮點,便是“借東風”,由預測氣候而決定了赤壁之戰。成吉思汗縱橫天下,他的謀士耶律楚材也是憑著准確的氣候預測而取得了最高信任。他的后代攻日本而未成,完全是因為海上台風。

孟子英明,把成敗因素分為“天時”、“地利”、“人和”三項。這就打破了人類封閉的自足系統,重新仰賴於天地的力量。但是,囿於視野極限,他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輕重模式。其實,更宏觀的結論應該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時”。人太渺小,怎麼強得過天地?

是天地,給了我們生存基座,因此也給了我們文化基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黨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