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聚焦:中國農業“走出去”出路在哪裡?

做“糧商”而不是做“農民”

2013年12月24日11:03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原標題:【產業·公司】中國農業“走出去”出路在哪裡?

11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193.5萬噸,同比增長2.1%。從2004年起,這是中國糧食產量連續增加的第十個年頭。然而,這組看似喜人的數字背后,“豐年缺糧”的現實卻鮮被提及:在過去的10年中,除2008、2009年兩年國內的產量大於需求,其余年份均是產不足需,且缺口呈日益增大的趨勢。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全球最多人口數的大國來說,吃飯是頭等大事。“中國國內資源的稀缺性勢必導致對海外資源的需求。但是目前來看,中國利用海外資源還處於初級階,離真正‘走出去’還差得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知名農業問題專家程國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十連增”背后的巨大缺口

中國農業的“走出去”始於上世紀后期,由於初期我國的糧食自給率較高,最初的“走出去”並非為了獲取資源來滿足國內的需求,而是以對外援助的方式幫助他國。然而,自從加入WTO組織以后,情況就變了。

根據程國強提供給《中國經濟周刊》的一份名為《中國農產品進口結構變化特征》的報告,2001年中國加入WTO是一個時間拐點,中國從此進入全面對外開放階段,貿易量逐年迅速攀升,農產品貿易順差卻逐步減小,到了2004年更是轉變為了逆差。中國農產品的“身份”一下子從過去的出口創匯手段,變成了必須較大程度地依賴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生產與消費需求的緊缺商品。

“導致這種供給結構改變的原因有兩個。”程國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首先,隨著改革開放后經濟的持續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總量也被不斷推高﹔第二,城鎮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開始向城鎮遷移,這使得糧食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產量受到了嚴重影響。此外,隨著城鎮化的進程推進,人們對於其他非食品類的農產品需求量也在上升。比如,人們對汽車的需求,會間接導致對橡膠需求的上升。”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流失以及供給結構的變化,使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逐漸顯現。“2009年是個拐點,在這以前產量大於需求,2010年進入了產不足需的狀態,當年的缺口是352.3萬噸。”程國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走出去,就是為了彌補這個缺口,保証國內的糧食安全。“以前我們以為走出去,就是到國外去買地種庄稼,然后運回國。現在,不只是要靠進口來補缺口,還得向其他國家輸出國內的優勢生產技術幫著別的國家提高產量。所以我覺得‘走出去’的叫法不夠准確,應該叫‘全球農業戰略’。”程國強告訴記者。

“走出去”阻礙在哪兒?

雖然糧食進口量逐年增加,但是中國在世界糧食市場上卻沒多少話語權。“以大豆進口為例,1996年我們正式放開了大豆市場,2001年進口1000萬噸,2010年進口5420萬噸,但是我們一直沒有話語權。”程國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背后的原因,程國強也做了分析,“首先,我國的農業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中國的現代糧油加工業才剛剛起步。過去20年時間裡,中國的企業一直處於學習的狀態,學習國際糧油企業的布局方式、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方式。這個客觀因素決定了‘走出去’在前10年時間裡,實際上還沒有准備好。”

“除此之外,中國的農業企業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目前中國國內的農業企業仍然缺乏全球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經營能力,缺乏國際化人才。此外,國內的企業或多或少地存在資金不足,投資能力較弱,不具備對外投資的最基本條件。”程國強說,最重要的問題是,對於農業的對外開放,國內的業界缺乏整體規劃,國內生產、市場流通、對外貿易環節都存在部門分割的問題,這會給管理上帶來麻煩,甚至影響整個市場的發展。

在風險應對方面,中國也缺乏整體規劃。入世之后,市場的危機不再是單純的國外商品涌入國內,沖擊國內市場的風險,而是整個國際市場面對的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舉個例子,現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農產品的能源化問題,在美國40%的玉米都被用來當燃料,這就讓國際糧價和油價扯上關系了,這是以前沒有的情況,這也是WTO沒法插手的事兒,隻能是我們自己去適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