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以及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現實挑戰是“中國夢”的現實依據
“中國夢”是立足於時代主題和中國的現實國情提出的奮斗目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為“中國夢”提供良好國際環境。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准確分析國際局勢變化,指出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世界形勢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已成為不可阻擋之勢,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度增強,他們在合作中謀求效益,在競爭中謀求發展。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伙伴關系、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與英美等國的密切經貿往來和外交活動,已經形成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國際格局。中國作為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的推動者和參與者,正致力於改變西方主導下形成的自由主義國際規范。因此,立足時代背景提出的“中國夢”具有全球樣本意義,能夠贏得愛好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認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中國夢”提供現實支撐。改革開放是又一次偉大革命,它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1978年至2011年的33年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2億元增加到5193.2億元,年均增長9.0%左右,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增長速度﹔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公平進步明顯﹔“神九”“神十”相繼飛天成功,“嫦娥奔月”,首艘航母交接入列,科學技術領域成就不斷﹔關注民生,倡導公平與正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和社會保障體系﹔以和平發展政策為導向,提高防衛作戰能力,國防軍事力量日益強大。中國用30多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用兩三百年時間完成的現代化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為“中國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精神保障和國防后盾。
(作者系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系主任﹔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大眾認同及其提升路徑研究》﹝13CKS010﹞的研究成果)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