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利潤率下降規律研究述評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新進展

劉燦    韓文龍

2013年12月10日14:06   

作 者 劉 燦,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教授﹔

韓文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

項目基金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10AJL002)和西南財經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及聯系方式

(1)劉燦,1951年生,女,漢族,重慶市萬州人,西南財經大學原副校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及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經濟改革、現代公司理論、產權理論。在《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宏觀經濟研究》《改革》等刊物發表論文70多篇,獨著或參著出版專著多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理論文章)獎1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2)韓文龍,1984年生,男,漢族,甘肅省張掖市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及成果:農村土地制度、新制度經濟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等﹔近年來在《經濟學動態》《當代財經》《社會科學研究》《當代經濟研究》《財經科學》《雲南財經大學學報》《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等雜志上發表論文十八余篇。

課題研究:目前主持中央高校業務經費課題1項目,曾參與國家重大社會基金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利潤率下降規律研究述評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新進展

內容提要 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將資本有機構成和剩余價值率變化歸結為影響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當代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此問題的研究除了考慮這兩個因素外,還考慮了真實工資率、勞動生產率、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比例變化、社會制度和沖突的積累以及人口的統計學因素等。他們對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實証研究採用了多樣化的方法,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利潤率或是上升的,或是下降的,或是具有不確定性。這些理論和實証研究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 利潤率﹔ 剩余價值率﹔ 資本有機構成﹔ 非生產性勞動

一、 引言

馬克思在關於利潤率下降規律的論述中,認為利潤率下降與剩余價值成正比,與資本有機構成成反比。隨著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可能會提高,進而利潤率也會趨於下降。馬克思的這一經典假設引起了學者們很多的爭論。二十世紀以來,學者們對此假設的爭論仍然是不遺余力。他們爭論的焦點在於影響利潤率下降的因素是什麼,以及實証檢驗中利潤率的變化趨勢。在影響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因素方面,除了資本積累、剩余價值率外,學者們還考慮了真實工資率、勞動生產率、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比例變化、社會制度和沖突的積累以及人口的統計學因素等因素。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學者們對利潤率下降規律進行了實証檢驗,其結果也是多樣的:或下降,或上升,或具有不確定性。

目前,國內學者對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利潤率下降規律的研究進展還沒有做出過系統性的綜述。因此,本文介紹了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四次爭論,綜述了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影響因素,介紹了利潤率下降規律實証研究的理論依據、實証方法和結論等,以期待對國內的相關研究有所啟發。

二、 關於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四次爭論

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學者對馬克思提出的利潤下降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此過程中,學者們對此假設有過多次爭論,不過本文認為其中四次大的學術性爭論是值得一提的。

(一) 置鹽信雄與羅默的爭論

二十世紀前半期,多布(Dobb) 、斯威齊(Sweezy) 和吉爾曼(Gilman) 等都對馬克思提出的利潤率下降規律進行過論述。進入二十世紀中葉,置鹽信雄(Okishio)發表的一篇名為《技術變化與利潤率》的文章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置鹽信雄在薩繆爾森(Samuelson) 提出的利潤率理論進行了証明,認為假定真實工資率不變的情況下,技術進步肯定會導致利潤率上升,另外,真實工資不變、技術進步和利潤率下降的情況不會同時存在。后來他的理論被稱為“置鹽信雄定理”。隨后,鮑爾斯(Bowles)還對“置鹽信雄定理”進行了數學証明 。

不過,“置鹽信雄定理”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羅默(1979)對“置鹽信雄定理”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在資本主義原子化的生產中,資本家為了最大化利潤,用機器替代勞動很可能會導致利潤率的下降 。隨后,杜梅尼爾和列維(Duménil &Lévy)也對置鹽信雄定理中的固定工資假設提出質疑 。萊伯曼(Laibman)也對“置鹽信雄定理”進行了評論,認為其關於利潤率的論述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

置鹽信雄與羅默等學者爭論的實質是從理論上來分析真實工資、技術進步和利潤率下降的關系問題。

(二) 沃爾夫與莫斯裡的爭論

沃爾夫(Wolff)在理論分析中提出一般利潤率變化的方向未必和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方向相反,同時認為未必存在利潤率下降的趨勢 。他利用美國1947-1967年的數據實証分析后發現在此期間,資本(有機)構成和剩余價值率都上升了,不過由於剩余價值率上升的速度快於資本構成上升的速度,利潤率下降了。隨后在2001和2003年,沃爾夫繼續使用了最新的數據實証分析了美國的利潤率發展趨勢,仍然堅持了利潤率上升的觀點。

由於沃爾夫的理論和實証分析與馬克思提出的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論述是相反的,他的研究引起了又一次爭論。莫斯裡(Moseley)對沃爾夫的研究結論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沃爾夫的估計與馬克思關於利潤率下降規律的論述相左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區分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 。莫斯裡認為按照馬克思的定義,在估計利潤率時應該僅僅使用生產性勞動部門的數據,因為非生產性勞動是不會創造價值的。由於沃爾夫和莫斯裡在對待“什麼勞動創造價值”理念上有分歧,這導致他們的實証估計中,資本構成和剩余價值的估計差異分別為44%和85%。

隨后,沃爾夫回應了莫斯裡對其的批評,他認為莫斯裡關於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劃分是值得爭論的﹔即使按照莫斯裡的研究思路,其生產性性勞動中沒有包括政府性企業﹔另外造成他們的估計結果不一致的原因還有數據因素,沃爾夫採用的是投入產出表中的數據,而莫斯裡使用的是國民賬戶分類別數據 。

可見這一次爭論的焦點是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劃分問題,其實質是非生產性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的理論分歧。

(三) 庫倫伯格和莫斯裡的爭論

庫倫伯格(Cullenberg)對莫斯裡提出的非生產性勞動增加是導致戰后美國利潤率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批評 。他認為莫斯裡僅僅用靜態模型來分析非生產性勞動是不充分的。在莫斯裡看來,非生產性勞動僅僅是剩余價值的“拖累”(drag),因為它會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而對庫倫伯格來說,非生產性勞動應該被看作是“拖累”和提高剩余價值動態生產的組合體,它在剩余價值的分配時會對利潤率產生相反的作用。

隨后,莫斯裡從價值模型、觀點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回應,仍然堅持非生產性勞動參與了剩余價值的分配,從而降低了戰后美國的利潤率 。庫倫伯格和莫斯裡爭論的焦點仍然是非生產性勞動對利潤率的影響,即其作用方向是相反的還是同向的。

(四) 勃倫納和莫斯裡的爭論

勃倫納(Brenner)分析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金融危機,認為隻要更好的了解導致危機的原因,才能找到克服危機的辦法 。他認為利潤率是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波動以及生產經濟危機的關鍵變量。他還認為,在20世紀七十年代,驅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資本家試圖把利潤率恢復到早期水平的努力。而要做到利潤率的恢復,資本家採取了直接削減工人工資,加速物價上漲,將生產轉移至低工資水平的其他地方等措施。

莫斯裡同意了勃倫納關於利潤率是導致資本主義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的關鍵因素等說法,不過他認為資本家採取通過降低工人工資和轉移生產等手段來恢復利潤率的做法一方面導致了高的失業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人的生活水平 。莫斯裡也贊同了勃倫納對“利潤率擠佔”理論的批評,即利潤率下降不是由於工人索取高工資等原因引起的。勃倫納認為戰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制造業部門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德國、日本等國家的低價商品沖擊給美國本土制造業帶來的競爭壓力。莫斯裡部分同意勃倫納關於制造業部門利潤率降低原因的解釋,不過他認為一般利潤率是全社會的總體利潤率,而制造業部門的利潤率僅僅是當個部門的利潤率,故不能用單個部門的利潤率變動趨勢來解釋一般利潤率下降規律。

勃倫納和莫斯裡爭論的內容是部門(如制造業)利潤率能否替代一般利潤率來解釋利潤率下降規律,其實証是對一般利潤率規律概念的界定和理解的分歧。

三、 利潤率下降規律原因的不同解釋

當代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此問題的研究除了考慮這資本有機構成和剩余價值外,還考慮了真實工資率、勞動生產率、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比例變化、社會制度和沖突的積累以及人口的統計學因素等。

(一) 剩余價值率和資本有機構成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經典理論中,剩余價值率和資本有機構成變化是導致利潤率變化的兩個主要因素。在當代,西方學者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並將其數量化。雖然置鹽信雄、沃爾夫和湯普森 等都對利潤率下降規律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剩余價值率和資本有機構成,並將其模型化,但是真正具有說服力的理論模型,本文認為是考葛(Cogoy)使用的多期的利潤率模型 。首先,該模型假定存在一個不變的資本有機構成增長率u和勞動力價值的減值率l,不變資本第0期表示為 ,第1期和第n期的不變資本則可以分別表示為 , ,同樣,對於可變資本而言,第1期的可變資本表示為 。第n期的可變資本可以表示為 。規定A為新近生產的價值,且 , , 。第0期的利潤率可表示為 ,第n期的利潤率可表示為 =

由上式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u為正時,如果 ,那麼 。(2)u=0時, 如果 ,那麼 。(3)u為負時,如果 ,那麼 。這樣,該數學模型就可以較好的概括各類條件下利潤率的變化趨勢。

(二) 技術變化

因為技術進步可能會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又會降低利潤率,所以一般認為利潤率下降是技術變化的結果。不過羅默認為這一影響可能會因為其他抵消性的因素而變得無效 。以馬克思的觀點,利潤率可以表示為 ,而 為資本有機構成,e為剩余價值率。如果“死勞動”替代“活勞動”,那麼技術進步可以增加資本有機構成k﹔同時如果e沒有增加,那麼 可能會下降。羅默認為這樣表示存在三種邏輯性錯誤:(1)新生產技術的採用未必會改變商品的勞動價值結構。因為資本技術構成(以人均擁有的機器數量來度量)的增加並一定會帶來資本有機構成的增加。如果技術進步導致的不變資本的貶值快於可變資本,那麼k可能會降低。(2)隻有假定真實工資不變時,技術發生變化,剩余價值率e才會上升。(3)利潤的價值率(以勞動價值表示)和利潤的價格率(以價格表示)的轉化問題應該考慮。當假定工人的真實工資消費約束不變,羅默認為,如果採用成本節約型的技術,一般性均衡的結果會使得利潤率增加。

(三) 真實工資率

克裡斯蒂安森(Christiansen)認為影響利潤率的因素除了資本技術構成和由生產率決定的有機構成外,還包括真實工資率 。湯普森(Thompson)也認為技術變化和資本積累對利潤率的影響主要依賴於真實工資率。他建立了一個利潤率與真實工資變化關系的模型: ,其中,r為利潤率,w為真實工資率,m物質材料的投入產出系數,l為勞動的投入產出系數。在其構建的利潤率模型中,如果真實工資率對資本積累和技術變化沒有影響,那麼可用的技術變化可能會增加均衡時的利潤率﹔如果真實工資變化以維持勞動收入份額在淨產出中保持不變,資本投入型的技術變化可能會降低均衡時的利潤率﹔當真實工資率上升時,如果真實工資的變化沒有使得勞動需求降低,資本投入型的技術變化對均衡利潤率的影響要依賴於初始的利潤率、技術變化前后的技術系數、勞動需求對真實工資的彈性和資本的積累率 。

(四) 勞動生產率

沃爾夫構建了新的利潤率模型: ,假設 (其中 為以不變價格表示的一美元物質資本所負載的平均勞動量, 為以不變格表示的一美元工資商品所負載的平均勞動量, 表示資本的技術構成,w表示真實工資),那麼 。以此為基礎,沃爾夫提出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是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和真實工資增長率。在實証研究中,他認為在美國,1967年后利潤率下降主要是由於真實勞動補償(或工資)增長的速度快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戰后,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出現了波動,年均增長率1947-1958年為2.2%,1958-1967年為3.1%,1967-1976年為0.4%。相比而言,此階段的真實勞動補償的增長率波動相對較小。因此,在戰后,真實工資對利潤率施加了向下的壓力,而利潤率和勞動生產率則呈現了相似的變動趨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