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9日07: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開放這一動力
35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開放型經濟指標迅速躍居世界前列,有觀點認為我國的開放任務已經完成了。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開放程度並不算高,還有很大的開放余地。我國改革發展的內外環境對開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順應世界大勢的迫切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必須順應世界大勢”。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競爭與合作同在,挑戰與機遇共生,既有各國相互依賴加深、共同利益增多的一面,也有綜合國力競爭激烈、爭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制高點的一面。18世紀中葉、19世紀后半葉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三次錯過了世界產業革命的機遇。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機遇,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產業革命正在孕育,全球價值鏈快速拓展。我們必須緊抓機遇,爭取繼續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
應對經濟全球化演變新形勢的迫切需要。在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區域經濟合作如火如荼,到今年7月全球自貿協定已有220個。主要發達國家加緊實施自貿區戰略,特別是美國的“兩洋”戰略,將對地緣政治和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這一輪區域合作高潮的突出特點,是發達國家將其作為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的“標杆”。如果我們在新規則制定中應對不力,就會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對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轉方式、調結構的迫切需要。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對外開放紅利正在遞減,人口、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土地、能源等傳統競爭優勢減弱,營銷、技術、品牌等新優勢亟須培育,中高端產業還處在起步和爬坡階段。因此,隻有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才能加快轉方式、調結構。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迫切需要。我國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這是一個發展的關口。上世紀60年代全球有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僅有10多個成功邁入發達經濟體,其余的多數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這與開放停滯、創新不足等有很大關系。比如,一些拉美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實施過度的保護主義,致使產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后來多次爆發危機,經濟發展徘徊不前。我國隻有在開放中突破發展瓶頸,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以開放促改革的迫切需要。改革與開放是我國發展的兩大動力,開放也是改革。沒有改革,開放是無源之水、效果不彰﹔沒有開放,改革方向不明、行之不遠。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開放既可以放寬視野,也可以促進國內改革,提升國內發展質量和水平。啃下改革中難啃的“硬骨頭”,需要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增加改革動力。
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大勢和中國發展大勢,我們應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嚴峻挑戰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緊迫任務,不開放沒有出路,開放止步不前也沒有出路。我國的開放不是被動之舉,而是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