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朱爭平:黨員領導干部須九“慎”

朱爭平

2013年11月18日16:17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黨員領導干部須九“慎”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引發了我國經濟社會、思想文化、利益格局等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對人們價值觀的影響。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黨員領導干部能不能有良好的修養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修養,是新形勢下增強黨性觀念、弘揚優良作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現實課題。

一、慎初,止於未萌

慎初,就是戒慎於事情發生之初。明代《鬆窗夢語》的作者張瀚擔任御史后,去拜見都台長官王廷相,王廷相給張瀚講了一個轎夫的故事:一天他坐轎進城剛好遇雨,一個穿了雙新鞋的轎夫一直擇地而行,怕弄臟了新鞋子。進城后,轎夫一不小心踩進了泥水之中,一隻鞋被弄臟了。為了不讓另一隻鞋弄臟,轎夫還是擇地而行,可是不小心把這隻鞋也弄臟了。於是,轎夫便“不復顧惜”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一旦踩入泥潭,便會放鬆戒備。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反思這些“濕鞋者”的思想根源,就是在第一次失足后放縱了自己,從而一步步走向泥潭甚至深淵。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認真對待工作生活中的每個“第一次”,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目光。這裡,要做到三個警惕:一要警惕一念之差。明朝思想家呂坤在他的《呻吟語》裡有這樣的話:“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舋。”我們一定要從源頭上淨化心靈,防止因一念之差而誤入歧途。二要警惕自我原諒。一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領導干部,在面臨第一道關口時也曾猶豫過、心虛過、自責過,但終究沒有能夠戰勝自己,有的還以“就這一次”為托詞替自己解脫,最終因自我原諒而不能自拔。三要警惕心存僥幸。陳毅元帥有首詩:“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眾目睽睽難逃脫。”僥幸的結果往往是不幸。隻有時時慎初,處處慎初,事事慎初,才能做到止於未萌“不濕鞋”。

二、慎微,見微知著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曾對領導干部講過這樣一段話:“慎微,就是警惕於事物細微之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防止小過釀成大錯。”現在有些領導干部錯誤地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收一點拿一點、吃一點喝一點、玩一點樂一點,是人之常情,無傷大雅。有的甚至信奉“潛規則”,把請客送禮看作是私下認可的辦事准則。正是這種不拘小節,使得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最終走向了墮落。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有這樣一段懺悔:我最早開始收受的禮物是一條煙。當時我是這樣想的:送東西者當時沒有與我發生直接交易或者他求我辦什麼事,他們只是來看望我。由此可見,一個人思想品質的變化,都是由量的積累而致。

市場經濟有它通行的一些規則,人情往來有時可能難免,這裡不見得都有陰謀和陷阱。但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懂得“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這個道理,做到小處著眼,重視小節,防微杜漸。一是修身養德知於微,身處市場經濟環境,做到心明如鏡、不染纖塵。二是從嚴要求禁於微,時時在細小的事情上嚴格要求自己,恪守黨紀國法、道德規范。三是注重細節行於微,清清白白做官,干干淨淨做事。

三、慎言,言必有中

孔子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說話要謹慎,不說則已,說了就要說中肯、說准確。現在有的慎言不夠,口無遮攔,不講政治,不講場合,不講分寸,特別是幾杯酒下肚之后,便忘乎所以,滿嘴的出格話、庸俗話,有的甚至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說三道四、評頭論足。人長一張嘴總是要說話的,但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謹慎說話,因為這是身份和職責對你的特殊要求。看一個干部政治上成熟不成熟,思想境界高尚不高尚,道德操守嚴正不嚴正,慎言就是一個重要的標志。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當超越這樣的要求,從講政治的高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必適時、言必適情、言必適度。

如何做到慎言,首先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其次要講真話,不說大話空話套話和假話,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再次要注意把握分寸,工作不嗦,表揚不溢美,批評不粗俗。四是要堅持原則,主持正義、敢於直言。

四、慎欲,防意如城

俗話說,人生有三關,即金錢、美色、名利關。能不能過這三關,律己慎欲是要領。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慎欲一要慎錢欲。古人在銅錢中間打了一個方孔,意在警示人們錢眼如井,一旦誰掉進錢眼,必有橫禍。雖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錢,但君子愛財應當取之有道。方志敏烈士生前經手數百萬元的款項,但他分毫不沾,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為共產黨人如何對待金錢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慎欲二要慎色欲。據中紀委統計,被查處的貪官中95%包養情婦,許多人就是被色毀掉了美好前程。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做到面對美色不迷亂、不失態,潔身自好。慎欲三要慎名利欲。能不能正確對待名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檢驗一個黨員領導干部修養的試金石。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在名利面前一定要有“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境界,有“德人在先、利人在后”的覺悟,有“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心態,不為浮名所累,不為私利所惑,不為積習所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永葆政治本色。

五、慎權,廉明公正

慎權,實際上是一個權力觀問題。權力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服務社會、造福人民、推動發展,用得不好則會貽害事業、敗壞風氣、自毀前程。當前,人們價值取向的選擇性、多變性、趨利性日益增強,這對我們謹慎用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鄧小平多次告誡:“我們拿到這個權力以后,就要謹慎”。領導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權力,一定要把慎權作為基本的政治准則、道德規范和立身之本,正確行使好手中的權力。

慎權,首先要懂得你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組織賦予的,隻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絕不能用來為自己謀私利。其次要懂得權力是責任,一分權力一分責任,職務越高責任越重。身處領導崗位,隻有恪盡職守、發展一方的責任,不應有別的什麼企圖。再次要懂得權力就是服務,一定要把群眾滿意作為用權的重要檢驗標准,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同時還要懂得權力也是約束,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做到公正廉明,使權力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